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增供给升所得 台降购屋压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7日电)台湾双北市房价所得比太高成为近来热门话题,房地产界认为,惟有增加供给、推动都更才能平抑房价,同时拼经济增加工作机会与所得,才是降低购屋压力的良方。

央行官员在立法院答询时指台北市的房价所得比高达 12.4倍,相对其他国家约5倍,显得太高;而财政部长张盛和也认为,高房价的主因在于资金行情、供需关系以及预期心理;台北市房市指标如租金投报比率来看,台北市已经达到泡沫化危机。

中华民国建筑开发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秘书长于俊明表示,建筑的基本原料─土地少,双北市的房屋供给稀少,推动都更困难重重,加上需求强烈,资金没有更好的投资出路,自然不断垫高房价。

于俊明指出,政府推动奢侈税逾两年,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抑制房价,不过交易量萎缩,相对的,却也造成流动性降低,供给减少。

对于双北市房价所得比太高,他认为,政府应思考推动各项经济建设,提高就业和所得将分母扩大,增加房屋供给、大力推动都更、勿再祭出打房措施才能将分子缩小,否则只能任由房价所得比愈来愈大。

于俊明认同央行提出的房市六大药方中的“兴建合宜住宅”、“推动捷运延伸工程”,可以让年轻人或中低收入的民众得以满足居住需求,并藉由快速绵密的交通建设拉近都市蛋黄和蛋白区的距离。

远雄企业团副总经理蔡宗易说,台北市房屋供给不足8万户,需求相当大,而政府政策又希望吸引国际人才、人员、资金到台湾来,又要国际化,房屋供给又缺少,房价要如何跌呢?

蔡宗易希望政府对房屋要有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和商品化两种观念,对于年轻人和平民百姓要用合宜宅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对于有一定积蓄想换好房或是资本雄厚想住豪宅,就要当成商品房的定位去思考。

他强调,既然是商品房就让市场机制去决定商品房的买卖,要让房价稳定就增加房屋供给,如同央行提出六大药方的多建合宜宅、延伸捷运,扩大蛋黄区范围,对所有居住者都好。

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经理苏启荣认为,若市场利率仍偏低,税制不大幅调整,房价找不到回档的理由;若是房价无法回档,政府就必须思考照顾买不起房屋者的居住需求,例如增加只租不售的青年宅,以解决他们的居住需求,加上台湾的房屋租金不算贵,一次可以安定的承租 3到 5年,待手边有一定积蓄时再去买房,至少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的功能。

苏启荣强调,市场上热钱过多,缺少投资管道,只好进军房地产市场,推升房价上涨,因此溯本清源是将热钱导入产业发展,并塑造获利程度高于房地产,热钱才会抽离房地产市场,否则台湾产业仍在原地踏步,不会创造更多就业和所得,房地产市场更热。

苏启荣说,期盼政府加快重大经建措施,例如桃围航空城、经济示范区等要快一点定案,莫再拖上十余年,让民众和产业界更清楚产业政策和规划,鼓励热钱前进投资,才能根本解决产业发展不足,房地产太热的窒碍与窘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