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食品博士林炎诚专访

基因改造食品 停看听

人气: 15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天成纽约报导)提到“基因改造”(中国大陆译为转基因)食品,民众可能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但是提到“蜘蛛侠”、“X战警”、“绿巨人”、“苍蝇人”等影视作品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些美国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主角都可以算作是变种人,也就是基因变异后的结果。那么这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有一天会不会因为人们食用“基因改造”食品而变成现实呢?着实让人担忧。

2013年3月8日,美国有机食品连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宣布,将在五年内陆续在食品上标注基因改造(中国译为“转基因”)食品,给民众提供更多资讯与选择,预期未来将扩展至美国和加拿大共339家分店。Whole Foods Market因此将成为美国第一家采取这项措施的食品超市,这个事件也把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基因改造食品上。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食品博士林炎诚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基因改造”食品在美国称为GM food(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在市场上愈来愈多,已经无法避免,民众需要对此有所了解,才能从容面对。林博士希望有更多的食品商参与“Just Label It”(请予以标明)活动,让民众心里有数,有所选择。

非转基因项目(NON-GMO PROJECT)网站图片。

●“基因改造”好处立现,弊端未明

林炎诚回忆,有一年台湾正值稻米将要收割时节,台风夹大雨来袭。因稻茎没有韧性,造成稻茎倒弯,稻穗泡在雨水里发芽,损失惨重。此风灾后,经品种改良,稻茎有了坚韧性,再不怕台风,这是基因改造的一个例子。此外,在农场也用“杂交”方法研究出可抵抗某种病虫害的侵蚀,并可增加生产量的稻米品种。还有,在园艺地做“基因改造”,使台湾的水果产量大,种类多,又香又甜,让人一看就猛流口水。

可以说上述例子是“基因改造”带来的眼前能看到的所谓好处。那么,“基因改造”食品是否也有弊端存在呢?很多消费者都认为,美国食品药物局FDA不保证“基因改造”食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的风险,所以对“基因改造”食品有恐惧感。

“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基因改造食品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的充足证据,但是十年二十年后会不会出现问题呢?现在不得而知。不过,举例来说,抗虫的毒蛋白基因,虫吃了要死,人吃了会怎么样呢?”林炎诚说。

持有疑虑的科学家指出,基因改造食品利用催生加速农作物的成长,可能使原有营养消失。或添加毒素、过敏原,导致人类在长期食用后身体贺尔蒙正常分泌的改变,进而破坏人体新陈代谢途径,导致基因突变的概率上升,产生对食物过敏或免疫系统失调。有些科学家担心,许多基因改造农作物都移植了抗虫害的基因,可能产生新的过敏原、新的毒素、甚至可能制造一些抗药性及难以治疗的超级病毒,日后人们吃下这些基因改造的食物,也可能传播有抵抗抗生素的细菌和病毒基因,进而抵御抗生素的功能、以致得病时,抗生素治疗失效而束手无策。

●“基因改造”四种类

林炎诚博士介绍,实验室做“基因改造”食品有“插接外来基因入种子”、“插接同性质外来基因,取代原有的基因”、“把一组不良基因倒置后,再插接回去,使这两组基因的功能互相抵制,而失去原来不良作用”、“使用小干扰RNA插接”这四种方式。

◆“黄金大米”种子里的外来基因

其中,“插接外来基因入种子”包括两类,插接“有毒外来基因”和插接“两个无毒外来基因”。一种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孢子时,会制造“伴孢晶体”。“伴孢晶体”含有蛋白质毒素,对昆虫具有很强的毒性。生物技术巨头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把制造蛋白质毒素的基因称为cry 基因,从金杆菌分离出来后插接入黄豆种子、玉米种子或棉花种子内,使这三种农作植物在成长期内不会被害虫破坏。现在“基因改造”黄豆种子、玉米种子、及棉花种子是孟山都公司的专利。但是这种插入有毒外来基因的产品,让人们感到非常恐惧。

提到插接“两个无毒外来基因”,就要提到“黄金大米”。“黄金大米”就是“基因改造”食品,因色泽发黄而得其名。“黄金大米”是用两个无毒基因插接改造成的。一个基因从一种土壤细菌拿来,另一个基因从水仙花取得。研发公司正达Syngenta宣称,跟普通米比较,黄金大米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可增加维他命A摄取。这种“黄金大米”曾在中国湖南省衡阳市一所小学找24名6到8岁的学生当“白老鼠”,每位学生每天午餐进食60公克“黄金大米”,连续吃21天,但是结果没有明显的有效,只是跟服用维他命A锭的效果一样。不过,其副作用则不得而知了。这种拿孩子做“基因改造”食品实验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在中国大陆监管不全的状况下,“基因改造”食品问题的隐忧更甚。

◆鲑鱼的冬眠基因不见了

第二种“插接同性质外来基因,取代原有的基因”的产品,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基因改造鲑鱼”。鲑鱼又称三文鱼,生长期间约30个月。因鲑鱼在低温下,“成长贺尔蒙”基因就会“冬眠”。相对下,大洋鳕鱼不怕冷,在低温下鳕鱼的“成长贺尔蒙”基因不会“冬眠”。因此,麻省一家水产公司AquaBounty Technologies,就利用鳕鱼的优点,从鳕鱼取出不会“冬眠”的“成长贺尔蒙”基因插接入鲑鱼卵内,取代会“冬眠”的“成长贺尔蒙”基因。这样,“基因改造”鲑鱼的成长贺尔蒙变成“全天候”,在任何温度下皆有作用,使“基因改造”鲑鱼的生长期间缩短至16至18个月,生长期间只有普通鲑鱼的一半。
林炎诚博士提出,这里有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这种“基因改造”的鲑鱼是否会对普通鲑鱼造成威胁?第二,同为“成长贺尔蒙”基因,我们吃鳕鱼,为什么不能吃“基因改造”鲑鱼?第三,如适合人类食用,10年20年后,人类会出现病症吗?

关于上述第二个问题,美国食品药物局FDA称,“基因改造”鲑鱼吃起来跟普通鲑鱼一样,而且营养价值相同,所以美国食品药物局FDA会准许商业化生产这种鲑鱼。与此同时,“Just Label It”网站则呼吁消费者在今年4月26日前上网,要求美国食品药物局FDA必须对这种鲑鱼的标签注有“基因改造”字样,活动网址:http://justlabelit.org。

◆苹果切开不变黄

第三种基因改造方法,是把一组不良基因倒置后,再插接回去,使这两组基因的功能互相抵制,而失去原来不良作用。

林炎诚博士说,大家知道苹果切开后会慢慢变褐色,是因为苹果有一种酵素,称为polyphenol oxidase。这种酵素一碰氧气就变褐色,多种水果、蔬菜及马铃薯都有这种现象。加拿大卑诗省农业生技厂商Okanagan Specialty Fruits Inc.开发出一种基因改造苹果,据称切开后数天也不会变褐色。这种“改良”的苹果不添加任何外来基因,也不改变苹果本身的成分。其原理是,取出苹果内褐色酵素的这组基因,把基因排列组合翻倒过来,然后插接回去。这样,一组基因是顺方向排列,另一组基因是反方向排列,让这两个同样的基因作用互相抵消排斥,所以苹果碰到氧气时不变褐色。

但是许多人都反对这种产品上市,且不说有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一般苹果树基因会不会被污染也令人担忧。

◆“高精”小麦减少碳水化合物

第四种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插接的方法,是利用“小干扰RNA”暂时挡住“不良”基因的作用。不过,一旦小干扰RNA消耗尽了,就没有阻挡的作用。纽西兰和澳大利亚学者利用这种技术,挡住小麦生产碳水化合物的技能,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下“高精”小麦出笼。但这种改良方法还在麦田做实验时,数位学者就迫不及待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强烈反对这种“基因改造”小麦。

●FDA不问不说 民众吁标识清楚

林炎诚博士谈到,“基因改造”食品在市面上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明确地标签。因为美国食品药物局FDA认为,“基因改造”食品和一般的食品(即非基因改造食品)是“实质等同”的,因而对“基因改造”食品标签,采取“不问不说”的政策,不要求产商在食品上标记是否含有“改造”基因的成分。FDA这种态度被很多消费者批评。

由于“基因改造”食品标签不明,也让很多食品公司开始发展“有机食品”标签的食品,由于天然生长,产量少,导致这些产品价格偏贵,但是仍有不少民众予以肯定和购买。美国食品药物局FDA对“基因改造”食品“不问不说”,但却严格把关“有机食品”标签,委托非营利机构进行调查,标注有机食品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根据转基因标签项目﹐黄西葫芦(yellow summer squash)是含有转基因风险的蔬果之一。(摄影﹕蔡溶/大纪元)

林炎诚博士提醒,由于检验体制尚未健全,许多不法业者以平价的非有机作物,作为高价位有机作物出售,牟取不法暴利。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这种有机食品时,要认准“USDA ORGANIC”标志。
有机食品USDA Organic标志。(Getty Images)

2012年3月,美国康州通过法案,要求所有“基因改造”食品的标签,必须标明是什么成分和含量多少,以便消费者做知情选择。加州也做类似的公投,但法案没有通过。林炎诚博士希望美国有更多州都通过法案,也希望消费者上网支持“Just Label It”网站发起的活动,让食品厂商清楚标识“基因改造”食品,让民众心里有数,有所选择。

(责任编辑:索妮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