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个最大城市出现墓地紧缺状况

人气 36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4月04日讯】(自由亚洲电台)中国几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又稀缺,墓地资源日趋紧张,因此开始限制墓地的出售,很多市民甚至开始半夜排队抢购墓地。有媒体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实现中国人死有所葬的“中国梦”。

中国官方中广网4月3日报道,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殡葬绿皮书指出,在全国大部分的省份现有的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已经出现了墓地紧缺,开始限售墓位。有上海市民甚至半夜赶到了某陵园等候购买墓位。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中国殡葬改革的核心是以不占地或者是少占地的方式来处理遗体或者骨灰。

>
清明扫墓(法新社资料)

报道说,在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上海,墓葬用地资源正面临日益捉襟见肘的局面。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监测,全上海仅有7500亩土地可用作公墓,而目前已用去了5500亩,仅剩下2000亩左右。这几年,上海没有增加新的公墓,今年可能暂时也不会增加。

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官员透露,现有公墓资源估计还可以用10年。上海近日启动了节地葬鼓励方案,鼓励市民选择新型节地葬。这几年,上海多家公墓开始联手推光公益节地生态葬,采用”无碑深埋”的形式,将逝者的骨灰放置于环保可降解的骨灰罐内层级深埋,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而上海政府部门则大力推动海葬方式,去年年底大幅提高海葬补贴标准,每具骨灰的补贴金额由原来的400元提升为2000元,鼓励更多家庭选择完全不占地海葬。

海外中文互联网杂志的主编伍凡先生就中国墓地出现短缺这个问题表示,需要提倡不占用土地的方式:

“那些占用土地来埋葬人的方法需要改变了。如果不改变的话,那死人就要跟活人抢土地了。中国的土地这二三十年来都被用作盖房子了,所以中国的农地大批的减少。政府虽然一直在提倡火葬,但有的地方还反其道而行之。有些农村地区的那些当官的、那些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以及富商,他们给死人盖的墓地,比活人的房子还要豪华、占地还要多。所以一定要提倡火葬。”

另据中国经济网日前报道,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这份报告指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开始限售墓位。对于如何解决墓地紧缺这一现象,有人甚至建议修筑“高楼大厦式”的公墓。这样将大大节约土地资源,有效破解土地与墓地的矛盾。对此,旅美中国学者谢选骏表示:

“我觉得盖高楼大厦公墓还不如挖地下设施,修建地下公墓之类的。地下挖个若干层,地下墓穴似的,一层一层的……这样,第一它不占据地面上有阳光的地方; 第二,感觉上也是入土为安嘛。但最好不要来回折腾,过几年又给人家清除出去什么的。这样来回动人家的骨灰就太缺德了。而海葬则解决不了人们需要扫墓的这个问题。”

中国也有媒体认为,逝者安息也是中国梦一部分。中国山西新闻4月3日发文表示,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梦。这些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保、更优美的环境,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死有所葬。

文章指出,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死有所葬本是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但墓地价格高昂,殡葬行业暴利垄断,让生者感觉死不起,也让殡葬服务与公益愈行愈远。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 林远山)

相关新闻
济南市民抢购“活人墓”以防涨价
广州墓地价格直逼别墅
杜君立:“死无葬身之地”的中国人
北京墓地涨价 天价家族墓每平售35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