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公布南丫岛海难报告 13年前类似事故未公布

人气 19

【大纪元2013年05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胡悦宁综合报道)去年十月一日香港南丫岛海难39死逾百伤惨剧,日常是港灯公司接送员工来往南丫发电厂的“南丫四号”,事发当晚正搭载员工前往维多利亚港观看烟花汇演,与载客渡轮“海泰号”相撞沉没。

港府在船难发生后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由高等法院上诉法庭法官伦明高(Michael Lunn)和审计署退休署长邓国斌领导。

委员会共传召了113名证人亲身或以书面作证,包括幸存乘客、搜救人员、海事处官员、涉案船员、造船厂职员和国际海事专家。

港府公布南丫岛海难报告

调查委员会在4月30日公布报告。报告说意外的经过,是“海泰号”船头插入“南丫四号”主甲板船舱,压毁“南丫四号”左舱尾部分座椅,多人被抛跌在地上或座椅上,部分船舱亦受损,海水迅速涌入,由于没有水密门,船尾迅速沉没,直至触及海床才停下。

“南丫四号”有39名乘客丧生,包括8名小童,报告说,几乎全部是遇溺身亡,但其中一名男乘客是因撞击导致身体严重受伤而去世。

由于涉案两名船长已经被控误杀,咨询法律意见后,决定暂不公开涉及两人的部分。行政长官梁振英又宣布,为对惨剧死者致哀,今年十一烟花汇演暂停一年。

海事处被指失责

报告认定了其中一个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是,“南丫四号”上并未配置儿童救生衣,海事处也没有针对2008年生效的儿童救生衣法律进行执法。

报告除批评“南丫四号”的设计与建造问题外,还点名批评海事处的监管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大部分社会人士及立法会议员均批评海事处失责,也有议员不同意港府以司法程序为由不公开报告结论。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则回应称,当局必将依法处置在海难中失职和行为失当的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并宣布将对海事处进行改革。

报告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凡载客超过100人的船只,海事处应检查和核实水密分舱标准;船只须安装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避碰雷达等电子装置;船长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体检和视力测试等。

同类事故13年前曾发生,报告从未公布

南丫海难致命主因之一是“南丫四号”漏装了水密门,导致船的“水密舱”中门大开,船迅速入水下沉。根据《明报》的报导,原来在2000年3月,海事处测量船“水文一号”同样是因为水密舱出事而沉没,处方其后“自己查自己”,调查报告一直没有公开,足足隐没了13年。该报告清楚建议,海事处应检查类似船舶的水密舱有没有问题,教人质疑一场惊天海难,是否本可避免。

《明报》早前从市民检举中,取得一份“水文一号”沉没调查报告副本;然而,记者翻查海事处网站上的“海事意外调查名单”,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水文一号”沉没的纪录或公布,而该网站注明,上载自1999年起的香港海事意外调查报告。

《明报》上周向海事处查询,有否本地船舶曾因水密船舱导致船(包括政府船舶)沉没。海事处最初回复称﹕“本处没有本地船只因有关情况而沉没的纪录。”至4月30日,《明报》点名查询“水文一号”沉没事故,处方终于承认“水文一号”曾在修理期间沉没,但该处无解释此宗沉船的调查报告为何一直没有公开,也没有解释“海事意外调查名单”中为何偏偏少了这宗意外。

水文一号沉没原因 和南丫四号相似

《明报》引述沉没调查报告,认定“水文一号”1996年起服役,载有昂贵测量器材,执行测量海底地形、收集水深数据等官方任务。2000年3月10日,“水文一号”停泊在昂船洲政府船坞,两名外判维修商工人进入船舱维修,其间不慎把海水由喉管引入船舱,两人并无察觉便离开。直至翌日凌晨约5时,海事处人员始发现“水文一号”沉没,仅露出船头部分。

报告揭露,船舱水密舱壁原来遭钻穿了两个洞,让电线和燃料管穿过舱壁,结果令本应是“水密”的舱漏水,海水从洞口涌进相邻的水密舱,结果令“水文一号”4个水密舱中,共有两个舱入水,最终沉没。

报告又称,若水密舱没有穿洞,“水文一号”便不会沉没。而这报告的签发日期为2000年4月7日,当中清楚建议海事处应彻查其他类似船舶的水密舱壁有没有问题。

政府公布的南丫海难调查报告,指出“南丫四号”在两分钟内迅速下沉,关键在于船没有依据图则安装水密门,结果撞船后,不同水密舱连环入水而令船沉没,此正与“水文一号”沉没的原因,甚为相似。

立法会议员表示跟进

“水文一号”的调查报告,13年前是由海事处“自己查自己”后撰写。报告不单没有对外公开,沉没成因也只归咎于维修商失误和水密舱穿洞漏水等“近因”,始终没有交代沉没的“远因”,例如,为何海事处连自己的官船,都不能及早查出水密门穿洞漏水等问题。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范国威批评,上述官船沉没事件,反映海事处检验制度积弊已久。“水文一号”与“南丫四号”失误性质类似,同是水密舱失去应有功能,他狠批海事处警觉性低,结果要用南丫海难中的人命做代价。他称,政府船沉没属严重事故,理应对外公布,并表示会在立法会跟进,“水文一号”事故后,究竟该处做了什么改善和跟进工作。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悼海难死者  香港全城默哀
港府成立委员会  调查海难事故
海难调查委员会半年后交报告
港南丫岛海难公开聆讯展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