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梦破碎” 英商旅居中国17年后离开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6月16日讯】(大纪元岳青综合报导)旅居中国17年、被喻为中国通的英国著名出版人马克‧基多(Mark Kitto)近日决然高呼:“我的爱已逝,我的中国之梦已醒(I have fallen out of love, woken from my China Dream)。”

曾热爱中国的基多,表示再也无法忍受一个没法治、没思想自由、食物安全无保障的社会,更为了下一代,他早前已决定举家搬回英国家乡。

据纽约时报报导,在距离上海三小时车程的浙江莫干山,基多居住了多年的家中家俱已经搬走。他的妻子在料理咖啡店的生意。

他向一些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地方当局正在修建中的寺庙,但那里根本没有僧人,“从来中国人只欢迎外国商人,所有事物只为眼前利益。”

基多2012年8月在英国《Prospect》杂志投稿《你永远成不了中国人(You’ll never be Chinese)》一文透露:今年将会与广东妻子,带着两个分别8岁和10岁的子女回英国。“我也不会很快回来。我已经失去了对她的爱,从我的中国之梦中醒来。”

他哀叹自己热爱中国的梦已醒,因为中国人见钱眼开,只追求物质财富,政府只担心人民是不是控制在其股掌之上。基多亦无法容忍子女在一个充满考试压力,以及虚假历史宣传的教学环境下成长。

他在文中多次强调:选择说再见更多是源于对当下许多浮躁社会现象的忧虑。“当今中国社会只聚焦于一个方面:金钱和对其的获取。”据他讲述,在他所居住的小山村,“人们不问我身体如何,也不问候我的家人,而是问我的生意能挣多少钱,我们车值多少钱,我们的狗是花多少钱买的。”

此外,基多的忧虑还有:“我可以在一个规范的环境下运营我的生意,不会再为了某天我的生意被夺走而担惊受怕, 不用为我的家庭所呼吸到的空气和伤身体的食物而过分忧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压倒一切的原因让我离开中国——我想给我的孩子们像样的教育。”

在他看来,中国的教育系统“不教书育人,那儿只是一个考试中心。课程被设计为只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考试……他们只培养出两种人:赢家和输家。赢家去大学学习‘商科’。输家回家种地或者去他们父母本不希望他们去的当地工厂。”

“几乎没有什么体育和课外活动。一些运动型的孩子被选拔到特殊的学校,好赢得奥林匹克金牌。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们进入了音乐学院,那些天赋的热情和快乐在那儿都被慢慢消磨殆尽。(我妻子是后者之一)。”

基多的孩子在中共洗脑教育制度下,上学第一天就被迫看歌颂解放军的宣传电影,还得持续接受宣扬共党精神的“雷锋”故事。

出于这些关乎未来的担心,基多和他的中国妻子几经考虑,最终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英国。

基多透露离华意向后,浙江地方政府深怕他的文章会打击外国投资,在他去美国期间不断骚扰他的妻子,甚至在他一周后返家时仍质问他的意图,结果只是令基多对中国更失望。

基多曾成功打造《That’s Shanghai》系列英语杂志。但2004年基多的杂志王国被政府查封,失去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杂志商标,举家退隐浙江莫干山,开咖啡店和小旅馆。虽然只是小小生意,基多每三年也为续经营许可牌照和租约而提心吊胆,不管他付出多少努力,仍活在一个费钱、费时、劳神、不稳定的投资环境中。

今年夏天,基多将会回到英国老家宁静的郊区安居,“那边假日较多游人,平时十分悠闲”。基多打算为当地公司开发市场,并翻译中文书。他表示:大批于2008年奥运期间来华的外国商人,都无法忍受空气污染、食物和食水安全问题而撤走,“我看不到中国是一个长远发展事业和定居之地”。

马克‧基多简介

曾在白金汉宫侍卫队任职的英国上尉马克‧基多(Mark Kitto),在伦敦念大学就是中文本科,1986年再到北京进修,之后曾经在中国经商,最近16年完全在中国生活,娶妻生子。他在中国的老外圈子里小有名气,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发行《That’s Beijing》、《That’s Shanghai》、《That’s Guangzhou》等英文杂志,但被当局查封。2009年,他还写了一本名为《中国杜鹃》(China Cuckoo)的书,美国版名为《追逐中国》(Chasing China),深情讲述他对中国的梦。

(责任编辑:林诗远)

相关新闻
金笔头:小学幼女都保护不了,何谈中国梦
世界媒体看中国:荒唐中国梦
天津私募丑闻爆发 张高丽罕见挺“中国梦”
【热点透视】:习近平左右互搏下的“中国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