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华民国探空八号火箭飞试成功

人气: 12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3年06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中华民国国家实验研究院太空中心(国家太空中心)6日举行探空八号升空记者会,探空八号于5日下午3时整在南部九鹏基地发射升空,完成过氧化氢单基推进及科学仪器回收舱2项科学实验,这对于台湾发展卫星推进系统和回收平台的关键技术有突破性的帮助。今年底预计再进行探空九号电离层实验,明年中将进行探空十号增温层与电离层耦合研究。

探空火箭为航太科技研究利器

国家实验研究院院长陈良基表示,这次探空八号科学实验合作伙伴包含产官学研界,主要提升台湾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其中成功大学、中央大学有多位学生参与研制科学酬载仪器,可见台湾太空科技未来希望无穷。

探空八号飞试程序。(中华民国国家实验研究院太空中心提供)

国家太空中心探空八号火箭飞试所搭载的2项科学酬载仪器,包括太空中心和成功大学主导研发的过氧化氢单基推进系统,以及由中央大学设计制造的科学仪器回收舱,2节式的探空火箭则由中山科学研究院所提供。探空八号火箭飞试成功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资料,将进一步分析验证,做为未来持续设计改良的重要参考。

中央大学机械系副教授江士标(后排左三起)、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赵怡钦、国家实验研究院院长陈良基、国家实验研究院太空中心主任张桂祥及国家太空中心计划主持人陈彦升博士与科学团队合影。(摄影:钟元/大纪元)

探空八号火箭飞试成功

探空八号火箭于发射6秒后第一节完成燃烧推进及火箭脱节,12秒时点燃第二节火箭,43秒时第二节燃毕,约58秒时执行鼻锥罩的开启。从90秒到165秒飞试期间执行过氧化氢单基燃烧推进的试验,主要包括脉冲行程及持续燃烧推进的2种实验组合。推进器实验之后,火箭藉由惯性继续爬升,于270秒时到达约279公里的最高点。

探空八号模拟飞行。(中华民国国家实验研究院太空中心提供)

当火箭回降到155公里高度时(约发射后448秒),启动分离机制,此时火箭前端的回收舱与火箭弹开分离,形成2个自由落体的飞行状态。火箭本体重返大气后,经翻转成火箭前端朝下的飞行姿态落入海中。分离后的回收舱于下降过程中,高压气体推进器执行滚转控制实验,随后逐渐减速至适当速度并执行开伞程序,在回收舱落海后,空军海上搜救S-70C直升机由绿岛起飞,进行搜寻与回收作业,但受天候、海象、长距离及搜寻时间的限制,经努力还是未寻获回收舱。

过气化氢单基推进器系统。(中华民国国家实验研究院太空中心提供)

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赵怡钦表示,过氧化氢推进器乃采用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发的绿色环保推进技术,亦将运用于福卫七号自主卫星上。

科学仪器回收舱。(中华民国国家实验研究院太空中心提供)

负责回收舱计划的中央大学机械系副教授江士标说,回收舱实验任务虽无法完全成功,但发展回收舱的飞行技术重要。他举例,当直升机飞行员因飞机故障掉到海里,在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搜救,但可以借此技术搜救,“如果我们把这个开发好以后,我们可以搜救到回收舱,我们的飞行员就可以搜救到。”

(责任编辑:高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