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不敌GDP 面临消亡的绝境

人气 119

【大纪元2013年06月10日讯】今年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十周年,昨天更是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中国著名作家、文化遗产保护人士冯骥才表示,联合国对文化遗产只有两个概念:“保护”和“利用”,没有“开发”。然而,中共在一切为了利益的政绩思想的主导下,只作表面功夫的所谓“申遗”,用文化遗产赚钱,在“开发”的名义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许多都无可挽回地消失了。

城镇化和房地产开发摧毁了中国文化的原生地
  
据大陆媒体《中国网》报导,中国的大部分文化遗产产生于农村村落,恰逢中共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大搞拆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原先的村庄消失合并了,农民迁到城里去了,很多文化遗产在这个过程中灰飞烟灭。很多农民本来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出来打工或者在城镇生活,这条线索就断了。

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内中国大陆的村落减少了90万个,很多村落都有悠久的历史,可是中国过去从来没有村落史,这些宝贵的东西还没来得及研究,就被毁的什么也没有了,结果是中国民众最后连失去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申遗”成商业性开发的赚钱机会

陆媒报导,目前,中国的现实就是,中共官员以“申请”为跳板,借机进行盈利性的商业开发,对传统文化的存亡根本视而不见。

大陆作家冯骥才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地方政府把“非遗”申请作为政绩来追求,只要能跟GDP挂钩,他们就来劲儿了,挂不上钩就一点兴趣也没有。所有“非遗”中消失最快的就是口头文学。因为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这些口头文学绝对跟官员政绩挂不上钩,跟GDP没有直接关系。传统手艺、民族服装、表演这些还能带来一些旅游的看客,但民间传说却不能当饭吃。
  
一个项目一旦“非遗”申请成功,含金量和知名度都增加了,中共地方政府会联合很多人去投资开发,获取经济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文化的含义恰恰与经济效益和利益水火不相容,比如说做皮影,手工做一天也就做3个,现在一天弄30个,只能拿机器压。现在很多皮影、剪纸都用机器压,年画也改成拿机器印了,这就改变了它的含义了,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化了,是工业品而非文化艺术。
  
他表示,目前中共把文化用于商业化开发,是“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阻力。
  
与英国莎翁故居相比 凤凰城只有铜臭味儿

冯骥才对西欧的文化遗产保护,谈了自己的见闻。他说,在爱丁堡的时候,到莎士比亚故居参观,感到非常震惊。莎翁死了五百多年,出生证明都还在,旁边的肉铺、米店、桥都没变,都铎式建筑都在,木头的,地板踩上去还嘎吱嘎吱响。到屋里参观,有两个女人就在里面生活,穿当时的衣服,在那里弄毛线,走来走去,人多的时候,忽然就停下来站在那里念一段莎士比亚的台词,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很多,但你不觉得她们是在表演,很自然,连院子里的花都是他剧本里的花,认真到这种程度。
  
相对于中国大陆,就只有铜臭味儿而没有文化,比如说凤凰古城,晚上8点以后,迪斯科震得满天响,人在旅店里都不得安静。街道两边都是卖东西的,整个就是苗族用品超市,人山人海全是卖东西的,和文化根本不搭界了。

冯骥才表示,联合国对文化遗产有两个概念:保护和利用,是利用,不是开发。“开发”是中共创造的词儿,为的是经济利益;“利用”是通过它获得一定的收益,同时又传播它。

文化遗产难敌GDP 未来十年形势严峻
  
冯骥才认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生存受到目前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评估标准的严重威胁,以后十年,将更加艰难。加上中国专家储备严重匮乏,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在一切为了经济利益的趋势下,道德沦丧,物欲的诱惑太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则需要很大的付出,需要文化和传统的精神力量来支撑,没有足够的学者作深入的研究是不行的。可目前很多大学关注的是怎么能拿到国家的基金和项目,关心都是个人利益的得失,没人对文化真正关心。
  
冯骥才认为,下一个十年,是更费劲的十年。不妙的是,项目一旦列入“非遗”名录,官员不是想着如何保护和承传,而是把它和经济利益挂钩了,想着如何把项目变现,搞开发来赚钱了,这就与“申遗”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在商业“开发”的名义下,文化遗产遭到更意想不到的破坏,许多传统文化因此而名存实亡了。

(责任编辑:古春秋)

相关新闻
南韩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 中国焦虑
联合国警告:中国应善尽保护文化遗产责任
中国两韩高句丽文化遗产之争
耶鲁著名汉学家吁中国保护文化遗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