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出路?出逃!离开中国之后》新书发表暨座谈会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3年07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文琳台湾高雄报导)由本报与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台商台干要回家联盟共同举办的“出路?出逃!离开中国之后”新书发表暨座谈会,继台北场之后,7月26日在高雄推出第二场,除邀请该书部分受访台商现身谈受害经历,主办方学者代表也提出宝贵建言,引起与会人士对投资中国与两岸互动相关议题的热烈关注与讨论。

“出路?出逃!离开中国之后”26日新书发表,现场来宾热烈参与讨论。(郑顺利/大纪元)

错误政策造成产业出走

商场犹如战场,《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唯有了解中共人治体制下关卡重重的投资环境以及确切掌握台湾本身陷入经济困局的症结所在,台湾才能找到一条平稳而安全的出路。与会的台湾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理事长高为邦与本报总主笔童文薰律师,特别针对台商如何走出困境,找到出路的议题提出深入的剖析与建言。

高为邦指出,20年前的1992年,时任经济部长的萧万长与当时经建会主委的郭婉容及劳委会主委赵守博,预见台湾市场在未来对外劳的需求形势,联手制订了一套外劳政策,为了防止过多的外劳会取代本劳,严格限制外劳名额;为了杜绝企业使用低成本外劳,而忽略产业升级,因此规定外劳薪资不得低于本劳基本工资,错误的观念导致错误的政策,迫使产业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而纷纷出走,尤其曾经为台湾创造经济奇迹的制造业大量外移,让台湾经济从此一路下滑。

童文薰接着引新加坡外劳政策为例,打破国内对引进大量外劳可能影响本地劳工就业权益等迷思,她明确表示,台湾拥有许多优势,包括高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源、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充沛的资金、公平的法治以及监督环境品质的各种环保团体,这些都是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件。

政府应松绑外劳政策

台湾缺乏的是底层的劳动人口,政府只要拿出魄力、对症下药,松绑外劳政策,解决劳动人力供需失衡的问题,但要本外劳薪资脱勾,让外劳因应市场机制自由化,支撑起台湾倒三角形的人力结构成为正三角形,活化产业才有可能吸引外移制造业回流,才有重振台湾经济的希望,其他衍生出来的平均薪资过低、失业率攀升、劳健保濒临破产、少子化等等问题,都可相应获得解决。

高为邦还举最近爆发的太平洋SOGO百货四川成都门市遭到房东恶意霸占的例子,来说明去年8月签署、今年2月1日生效的《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缺乏实质效用,而政府近期又积极与中共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并企图在立法院强渡关山,高为邦为此表达极度忧心。

高为邦认为,政府不作为,全民应凝聚共识,自力救济,阻断中共对台湾的侵害。

但遗憾的是,目前台湾政府似乎“不知彼也不知己”,既漠视中国存在的体制漏洞,无法做台商前进中国的有力后盾;同时对台湾长期的景气低迷,也缺乏根本上的认知。

最后,童文薰语重心长地说:“这本书的出版,不是终点,而是个开始,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与讨论,才能让真相显露,让真正的问题症结浮现,才能促成政府政策的改变。尤其新书的后半部—《台商台干要回家》系列报导,是高为邦深入核心问题提出的见解,值得大家深思。”◇

(责任编辑:张雅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