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减少子冲击 台大学寄望生源拓展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许秩维台北8日电)少子化现象已避无可避,学校生存问题首当其冲,而私校和技专处境更艰难。因此纷纷把眼光放向海外,盼境外招生弥补少子冲击。

人口结构快速改变,使少子化现象更加明显,尤其到民国105年,大学新生将一口气减少约5万人,对大专院校来说,可能是存活与否的关键点。相较于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技专校院的情况更为窘迫。私校技专除了设法在国内增加生源外,也纷纷将焦点转到境外招生。

位于南部的义守大学,在招生上可能不如北部具优势,但却积极推动校园国际化,锁定境外生,以拓展生源。

义守大学校长萧介夫表示,要拓展生源,境外招生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策略,但台湾的大学要境外招生,还得和大陆、香港的学校竞争,而私立学校还得和国立学校竞争,因此学校必须发展出强烈的特色和竞争优势,才能吸引境外生就读。

他也以义守的国际化为例,除了和姊妹校成立策略联盟外,还安排全英授课的课程,另外还有双联学位和境外专班,同时提供奖助学金,加上有义联集团提供的就业市场潜力,对境外生来说,提供更多便利性和发展性。

从境外生来看,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认为陆生比外籍生更有发展潜力。他表示,境外招生虽能帮助扩展生源,但近几年来看,如东南亚外籍生已有放缓趋势,反倒陆生呈倍数成长,只是学位生有总量限制,因此仍以短期延修生较多。

赖鼎铭认为,陆生比起外籍生更有语言优势,外籍学生来台后,通常须先学中文再进入研究所或本科就读,学习上难免也会受语言限制,但陆生却没有这种问题,若教育部能放宽总量限制,各县市也能广建国际学生宿舍,各校就更有诱因争取陆生。

除了积极拓展海外生源,台湾科技大学校长廖庆荣建议还可另辟国内回流生源。

他表示,技职教育的精神是培养实务经验,若能让高职生以数年工作经验换取专科同等学力,重回科大进修,不只可鼓励高职毕业生投入职场、增加实务经验,同时也可争取更多有心进修的工作人士重回学校,也是另一种拓展生源的方式。

面对少子化冲击,各大学都有场硬战要打。即使有教育部介入,最后取决的还是市场机制,能受到学生青睐的学校,才有机会在战场上存活下来。不管目标是国内还是国外,如何打响自己的招牌,成功吸引学生就读,考验各校的智慧和发展策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