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蓪草工艺特展” 免费体验制作蓪草花

人气: 35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10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为不让老工艺失传,国立传统艺术中心重现“蓪草艺术”,10月3日至12月21日推出“蓪草工艺特展”,邀请陈建华协同策划展览,“宜兰花玉号花坊”、“蓪草文化艺术工作室”及“蓪草培力工坊”展出多项蓪草纸花工艺作品,其中亦展出已故蓪草纸花工艺大师黄德河的作品,其曾获文化局登录为“宜兰县文化资产之保存者”。

栩栩如生的“蓪草纸花卉”至今已流传千年,在台湾发展百年以上的蓪草产业,与稻米、樟树同为台湾创造惊人的外汇存底,70年代当时家家户户都投入生产,缔造一天内将10万株鲜艳花朵外销至美国的纪录,但随着塑胶制品的量产而逐渐沉寂。

展区内规划五大区域,有蓪草历史、原料展示、工具制程、蓪草纸花卉、课程体验区。制作蓪草纸的过程需要精细的手艺和繁复的工序,制作步骤为采收、通脱、撩草、剖草、退草等,其中以“撩草”难度最高,当时撩草(将蓪草芯削成薄片)一天,赚得比水泥工三天还多。原本从事工业设计的陈建华,因对天然环保的媒材有兴趣,而一头栽进蓪草纸艺里,此次与传艺中心合作,藉由“蓪草工艺特展”希望找回已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技艺。

有天然宝丽龙之称的“蓪草”又名通脱木,髓心色白柔软而细致,可供书画纸之用。根据记载蓪草画曾是清朝年间最夯的伴手礼,此次展览的重头戏是来自英国收藏家伊凡威廉斯所提供10多幅清朝时期珍贵蓪草画,让民众不必跨海也能欣赏的到。

蓪草为台湾70年代的重要经济作物,利用其特性不同还可作为中药、美劳、浮标…等制品,直至现今大多数人已不认识蓪草文化。在宜兰鄂王社区的花玉号花坊,由黄德河的遗孀黄赵石及儿媳李丽华传承手艺,守护着这项无形文化资产。

为保存与发扬这项重要无形资产,传艺中心于10月3日至12月21日展期内安排习艺体验课程(需电话预约报名),让有兴趣的民众可学习这项传统工艺。相关讯息可至传艺中心官网http://art.pcsc.com.tw或电洽游客服务专线(03)950-7711转228查询。

李丽华传承已故蓪草花艺大师“黄德河”的手艺在传艺中心指导蓪草纸花。(传艺中心提供)
“蓪草工艺特展”展出蓪草纸昙花,逼真程度令游客目不转睛。(传艺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