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成哈佛大学最热门选修之一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2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实真编译报导)现代社会自我本位主义盛行,造成人与人之间经常处于竞争的关系,想要营造一个祥和的社会似乎遥不可及。现在,美国哈佛大学正出现不同的景象,历史学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讲授的中国古代哲学课成为显学,课堂上挤满了慕名前来的学子,他们希望能从中国先哲教导中获得启发。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报导,普鸣教授的“古典中国伦理道德与政治理论”是仅次于经济学概论与电脑科学概论,最受哈佛学生欢迎的课。因为选修的学生太多,校方只好把这堂课移到校园内可容纳最多人的地方—桑德斯剧院(Sanders Theater),让700多位学生一同上课。

《大西洋月刊》报导,普鸣教授向学生保证“这堂课将改变你的人生”,普鸣要求学生仔细的阅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中国经典作品,并将这些古人的教导于日常生活中实践。

在讲课中,他将中华文化的思想融入现代美国生活之中,帮助正在奋斗的十八九岁年轻人了解自己的定位,如何成为好人,如何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以及如何过一个丰富的人生。

普鸣教授所言不虚。去年上过这门课的学生玛尔金(Elizabeth Malkin)表示,这堂课彻底地改变她对自己、对同侪,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普鸣认为学生应该关心日常生活中能够鼓舞启发他们的事物,才可以带给他们真正有成就、快乐的生活。如果你经过理性决定而认为最好的事情,却不能够鼓舞启发人心,那么你就会被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而过着一种没有成就感的生活。

普鸣要求学生把所学的中国哲学实践在日常生活中。首先,学生要观察自己在对陌生人微笑、为别人开门、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时,有何感觉。然后要记录他们的每个活动、举止或言语如何强烈影响着他人的反应。接着,普鸣会要求他们多做一些能够产生积极与兴奋感的活动。最后,还要讨论如果根据这些中国哲学家的教导来生活,那生活将意味着什么。

在学生们更了解自己并且发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后,他们就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自我修练成为这方面的行家。自我修练与另一个中国的古典概念“勤能补拙”有关。普鸣说,中国哲学家讲“怀大志而拘小节”,注重细节能够达到身为人所能够成就的每一件事。

这堂课不仅给学生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观,而且也提供了一套不同的工具让学生去发掘自己的潜能。

普鸣告诉他的学生,在决定人生中的重大计划时,如果过于审慎和理性,恰恰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依照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观点,这样将使你无法以开放的态度接纳该计划以外其他可能的事情。

普鸣的一个学生米切尔(Adam Mitchell)曾经习惯用理性的方式思考未来,亦即从衡量利弊得失来决定未来。这使得他只敢选择擅长的事情做,虽然风险最小,回报也最小。米切尔在大二修了中国哲学课之后,他了解那不是思考前途的唯一方式。 于是,他选了一些自己喜欢但不是很擅长的课程。

他知道努力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他对周围人如何对他产生影响,以及周围人如何受到他的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米切尔来哈佛本来打算学经济学,后来投入外语学习,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更成熟了。如今正在攻读区域研究的硕士学位。他认为,普鸣教授实践了他的承诺,这堂课确实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关新闻
美大学校长薪破百万 哈佛除外
哈佛大学炸弹惊魂 取消期末考
疑教学楼中有炸弹 哈佛暂停期末考试
解除爆炸物警告 美哈佛大学校园重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