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新领导人警告分裂危机 乌前程未明

【大纪元2014年0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综合报导)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Oleksander Turchinov)警告,在罢黜前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之后,乌克兰有越来越多分裂迹象,尤其是在与俄罗斯边境附近地区。而乌克兰的未来并非只是选择方向而已。

图尔奇诺夫在国会发表讲话时说,将会晤执法和安全部门,讨论在俄罗斯裔人口聚居地区出现分裂的危险。

乌克兰东部克里米亚(Crimea)和其它亲俄地区已经发生了反对推翻亚努科维奇的抗议,引发人们对乌克兰分裂担忧。

同时,德国联邦政府东欧事务专员埃勒尔(Gernot Erler)对季莫申科将扮演的角色持疑虑态度。他在24日的《世界报》上警告说,不能视季莫申科为“救世主”。他指出,季莫申科是一个魅力型人物,但态度极端,对所有反对派而言,她意味着“一种挑战”。

乌克兰示威的深层原因

乌克兰为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农业十分发达,不仅拥有全世界40%黑土带(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而且还蕴藏着70多种矿藏资源,煤、铁矿产丰富,有近200地煤矿区,全球第6大铁矿产国。

乌克兰在苏联时期一直是重要重工业区,乌克兰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军事基础,维持着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乌克兰先天基础良好,但后天受苏联共产党影响当政者贪腐成风,治国能力又差,只会浪费国家资源,国库通家库,从亚努科维奇带着家眷潜逃后,曝光的140公顷豪华庄园,令这位自称“与乌克兰贫民站在同一阵线”的贪腐总统罪行坐实。相较于面临失业、平均月薪400多美元的人民,只不过希望加入欧盟,能过上与邻居波兰人一样的幸福日子,却需用生命去争取,怎不令人愤慨。

乌克兰人均所得约7,300美元左右,只是波兰22,200美元的三分之一。当大多数人生活在贫穷、不平等和政治腐败下,国家的经济命脉却操纵在少数寡头统治集团和许多政客手中,包括季莫申科,她成立的天然气公司曾一度控制五分之一的乌克兰经济。

俄不满王冠上的宝石转向欧盟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25日警告,迫使乌克兰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间做一个选择是“危险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干预东欧国家的命运,迫使其做出唯一选择,“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反对我们”。

其实,乌克兰变天,就是起因于俄罗斯的胁迫,加入独联体就贷款150亿美元,供应廉价天然气,令亚努科维奇不得不在与欧盟签约前几天,180度转弯。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4日对乌克兰的新领导班子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称现存政权只获部分省份承认,还认为新政府严重威胁俄罗斯公民的安全和俄罗斯利益。

梅德韦杰夫25日在莫斯科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告,其它国家不要在乌克兰寻求“单边利益”。

白宫发言人卡尼(Jay Carney)说,尽管亚努科维奇是民选总统,但他的行为已经损害了他的合法性,而且他目前也并没有在领导乌克兰。

乌克兰在历史上,因地位重要曾被苏俄刻意移民、文化入侵,而使得重要的克里米亚(Crimea)半岛上(临黑海),半数以上的人为说俄语的俄裔人。

桥头堡地位令俄欧双方争抢

地处东欧的乌克兰为欧盟和独联体的交叉点,对欧盟和俄罗斯都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俄罗斯出海到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便道,俄罗斯也视其为面对欧洲的门卫;欧盟则视其为设在俄罗斯家门口的岗哨。

乌克兰18世纪被俄罗斯侵入后,就非常重视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Crimea),大力发展当地,因为克里米亚半岛为不冻港,港口可以终年无休地运作。克里米亚在4世纪时被匈奴占领,13世纪时被蒙古人占领。

俄罗斯在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普(Sevastopol)建立海军基地,又实行俄罗斯化政策,学校只准教授俄文,并且大量引入俄罗斯人移民。目前,乌克兰东南部约有两成人是俄罗斯人,克里米亚半岛更有六成俄罗斯人,而西北部只有不到一成(与捷克、波兰和白俄罗斯为邻)。

从战略角度来说,克里米亚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塞,是俄罗斯确保南部安全的重要地区。

从苏联时代开始,俄黑海舰队7成基建都部署在克里米亚。目前,俄海军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拥有塞瓦斯托普、费奥多西亚(Feodosiya)、尼古拉耶夫(Mykolaiv)三个海军基地,还有4个岸防部队基地的机场。失去了对克里米亚的控制,俄罗斯对中东、西亚、外高加索甚至巴尔干的控制能力将被极大地削弱。

从经济角度来说,克里米亚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曾是苏联对外经济贸易和交流的重要海上桥梁。俄罗斯也绝不会放弃克里米亚这块宝地。

乌克兰在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后,俄罗斯人占多数的克里米亚半岛一度宣布独立,但在国际上不获支持,1996年取消,但在乌克兰境内,有自治共和国的地位,拥有自己的一套宪法、政府、议会,塞瓦斯托波尔仍然租借海军基地予俄罗斯。

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如今虽有占大多数的俄裔人口,但历史上源自突厥人、蒙古人的鞑靼人血液中流淌着半游牧金民族金帐汗国后代,在二战后(1944年5月)被苏联斯达林全族(18万多人)流放到荒漠的中亚和西伯利亚一带的古拉格,几乎半数人(46%)因饥饿和疾病而亡,半世纪后(叶利钦1989年签署法令,准许克里米亚鞑靼人返乡。)才被允许回到草肥马壮的故乡,这些鞑靼人视俄罗斯人为世仇。如今约有25万被放逐的鞑靼人回到故乡。

而亚努科维奇首次出逃的东部顿内次克盆地(Donetsk)是乌克兰工业中心,因地缘和历史关系,东南部也较亲俄。

(责任编辑:李缘)

相关新闻
乌克兰变天 大陆民众热议中共崩盘快了
经济艰难 乌克兰急需350亿美元纾困
西方援助有望 乌克兰股债齐涨
经济乌鸦鸦  美官员将访基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