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品牌故事

台湾气球博物馆 结合制造与服务业再创新商机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3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邓玫玲台湾台中报导)位于台中神冈区的“台湾气球博物馆”曾经是台湾唯一的橡胶气球工厂,1997年将公司更名为“大伦气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天可以生产200万个气球,行销全世界超过130个国家的大伦气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对外开放成立“台湾气球博物馆”,决定从传统制造业走入服务业模式,让台湾气球的故乡——丰原,涌现一股新鲜的活力。

来到“气球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可以见证台湾气球制造的历史,在保存良好的木造厂房建筑里,可以看到手工时代的旧机器,工人在高温的厂房里,必须忍受刺鼻的氨气味道,领会早期制造气球的艰辛。如今全自动的生产过程让气球的制作专业不断提升,各种造型气球和DIY创意产品,源源不绝的被开发出来。

热销商品——气球伴手礼

参观民众亲手制作气球。(赖瑞/大纪元)

气球博物馆游琬渝执行长表示:观光工厂的成立对原来气球工厂的业务其实有加分的效益,因为透过对外开放的模式可以接触到不同于以往的客层,这些在消费端的客人提出的需求,让工厂生产作业有所改变。像是气球组合的各式伴手礼就成为热销商品,从此公司的产品不再只是“气球”,还有很多配件,打气筒和哨子、鼓棒组成“气球乐器”,一个有趣的迷你打击乐团就这样诞生了;配合节日特色也研发“气球灯笼”,彩绘灯笼与LED灯结合,复古又创新,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游琬渝执行长带领下,气球博物馆举办各式各样大型活动如:歕鸡胿台语吹牛比赛,夏日气球铁人大赛;也有依照不同年龄团体设计的气球游戏如:水球大战、气球服饰造型,把气球广泛应用到不同的创意领域,吸引许多热情的民众踊跃参与。

“观光工厂”成败的重要关键是热诚

游执行长也表示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两个完全的不同经营模式,思维方法更是不同,所以观光工厂经营的成败和公司内部成员彼此认同,互相成长的过程息息相关,尤其是走向服务业领域,必须有更多细腻的思维,更多服务的热诚,这是决定“观光工厂”成败的重要关键。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