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报告透露中国经济深层矛盾

【大纪元2014年03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古春秋综合报导)3月5日,中共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阐述,被外界认为,报告透露出了中国经济遭遇深层次矛盾。就在李克强作报告之际,中国公司债市可能出现首例违约案例,被认为是中国整个金融体系隐藏更严重风险的警示。

李克强报告显示深层次危机

英国《金融时报》3月6日报导,李克强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保持快速增长、抑制通胀、创造10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遏制严重污染和应对不断增长的金融风险、同时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中国经济学家姚伟表示,既保持快增长,又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他认为,要达到增长目标,债务风险很可能进一步积聚,改革的进展可能会受到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李克强的报告包含了一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目标,显示中国经济局面是“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所谓“深层次矛盾”体现在中国能否摆脱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信贷驱动和房地产投资的不可持续的依赖。

在寻求逐渐摆脱目前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时,李克强希望“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在实现这个梦想之前,将不得不依靠旧的增长引擎,还要能够赶在这些引擎失去动力前完成经济转型。

中共政府将向金融系统注入更多风险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3月6日报导,中共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将推出一些政策,向已习惯于政府提供救助和其他支持的金融系统注入更多风险。

李克强在介绍“2014年重点工作”时表示,中国将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这个问题相当敏感,很多中国投资者认为,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都由政府提供隐性担保。

大陆央行官员表示,已经做好准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遇到一些银行的反对,因为这个制度要求银行向一只基金存入资金,以担保向倒闭银行的储户返还存款。中型国有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Beijing Co.,简称: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提交给政府的一项提案中写道,围绕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仍存在分歧。

李克强还表示,中国将扩大可发债城市的数量。目前,中共中央政府禁止大部分城市直接发债,只是允许其成立专门公司,由这类公司发债为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

去年12月,中国国家审计署称,2013年年中,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国有企业为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务)较上一次统计结果飙升了67%,至人民币17.9万亿元。上一次统计是在2010年年底,当时地方政府债务为人民币10.7万亿元。

中国债市或现首例违约 金融系统隐藏严重风险

李克强讲话之际,大陆政府正面临是否介入并向一家中国太阳能公司的投资者支付利息的问题。

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月4日表示,无法向投资者支付其两年前所借资金的8980万元人民币(合1470万美元)利息,原因是公司现金紧张而且无法及时筹集到足够资金。这一声明意味中国迅速增长的公司债市场可能出现首例违约。

超日太阳的文件显示,去年上海区政府与相关贷款银行协调将该公司的逾期负债延期,公司才得以避免违约。

据可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末,超日太阳未能按时偿付12家银行近人民币15亿元的贷款。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和国有银行一直通过提供援助资金或债务延期来帮助存在风险的借款人继续维持,让负债累累的公司能够以低成本借款。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表示,中国需要有真正的信贷违约,以减少隐性担保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发展健康的信贷市场。他说,这也有助于降低没有必要的投资和潜在的坏账积累。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刘利刚则认为,超日违约背后,低等级信用资产可能违约的炸弹可能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中国整个金融系统更严重的风险。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李克强从刘云山手中夺权 团派首次渗透文宣系
两会前暗潮汹涌 李克强王岐山释放同一信号
李克强有一个被外界忽略的职务
股市暴跌蒸发近万亿 震惊中南海 习江决斗金融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