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行动体验土地之美 珍惜盘中飧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4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元智大学通识教学部梁家祺老师开设“环境保护与自然文学”课程,她表示,希望让同学达到知识、态度、行动三合一的目标。希望让生长在都市的学生有机会透过行动,体验土地之美,爱惜这块土地,并落实环保的概念。梁家祺说,听到同学们分享自己透过插秧体验到环境之美,非常的感动,也是这门课最大的收获。

自2010年开始,每学期与“台湾生态工法基金会”合作,带领学生前往阳明山八烟聚落下田插秧,今年再度带领学生走出户外、体验农村生活。

里长伯亲自示范正确的插秧方式,即每束分6到8支稻苗插进水田,再用大拇指往前轻推;两脚比肩宽再宽一些,从左至右一排共插四株秧苗,并尽量让稻苗与稻苗的间距等同,再倒退着往后插。学生们大叹“原来插秧真是一门学问”。

学生陈稚华表示,活动过后更能理解“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意涵,更珍惜餐桌上的一粥一饭。看到自然生态的维系如此不易,也会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了许多破坏自然生态的事而不自觉。

学生们也有机会认识八烟聚落,坐落于阳明山国家公园境内的八烟聚落,是北台湾少见的大规模梯田景观和传统砌石水圳,这里潮湿多雨、雾气长年回绕,加上拥有野溪温泉地热水烟,因而有了“八烟”这样的名词产生。民国75年,因开放外国进口作物引进台湾,使得这里的居民不得不开始栽种高经济价值作物(如番薯等产物),虽得到暂时性的温饱,却也让原本美丽的水梯田瞬间变为添加化学肥料的旱地,且聚落人口慢慢老化、年轻人外移,使得聚落渐渐成为高龄化农村。

“环境保护与自然文学”课程不仅让学生参与生态复育、产业复苏的计划,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美丽的八烟聚落景致,以及感受到当地的朴实人情,并藉由亲自踩在水田中插秧,感受到土地的温度及劳动过后的踏实感。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