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与电脑“争”孩子 家长需要技巧

重视交流沟通 不施高压不呵斥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6月16日讯】导读:当看到孩子从早到晚坐在电脑旁玩游戏,家长们通常担心孩子沉迷电脑或浏览不良网页,而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大声呵斥,强力制止,很多亲子矛盾由此而生。为帮助家长更好与孩子沟通,和谐家庭协进会于6月15日举办亲子讲座,教授亲子沟通技巧。

(大纪元记者王依澜纽约报导)亲子讲座主讲人为和谐家庭协进会创办人兼执行主任陈伟力,他表示,孩子沉溺上网,家长也有责任。但家长不了解孩子,不懂电脑行情,就不能帮到孩子。家长通常采用骂、施加高压,或断网、拔电源等方式,这行不通,导致亲子关系更疏远。

管孩子像大禹治水 使用技巧疏导

“来的家长是想学些技巧来‘修理’小孩。其实管孩子就像大禹治水,不是堵塞,而是疏导。要了解电脑特点,才能与电脑“争”小孩。小孩子玩电脑是因为在虚拟世界里有安全感,即使做错事,也不会挨骂,而且可以自己支配,控制,不会产生负面能量。 ”陈伟力说。

陈伟力介绍,孩子沉溺电脑是因为需要接纳和了解,父母就要转移孩子注意力。第一,不骂,不施加高压,表达关心和爱。第二,身教。像每天看脸书,查邮件的习惯一样,家长要养成每晚临睡前与孩子谈心的习惯,这是一个接纳和沟通感受的过程。第三,电脑多姿多采,为了“争”孩子,父母可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上过他的课程的80%的家长,使用技巧后,都改善了亲子关系,孩子听话很多。

父母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

公共关系人员陈慧莹曾经历亲子关系问题。几年前,她的儿子上了布碌崙科技高中,她以为不用担心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逼孩子太紧,让他上很多课外班。”望子成龙,陈慧莹在物质上提供最好的,以为这是奖励了。而孩子想要的是心灵的沟通。她不知道,也不习惯交流感受。

“男孩在15、16岁时喜欢女孩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对待,很暴力地说不准他谈恋爱。孩子虽不接受,也不争吵,时间久了负面情绪多了,就离家出走了。走之前,他留了一封信,我才发现我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为了让孩子回来,我第一次低下头说对不起。”之后,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切的沟通,“孩子告诉我,妈妈,你的爱让我很紧张, 可不可以给我一点空间。我才发现是我一直在操纵包办,没给他独立空间。”之后陈慧莹下决心学习技巧,与孩子关系越来越好,孩子也愿意跟她分享成长的小秘密。

陈慧莹表示,“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孩子即使去了哈佛,成名了或找到好工作,却不愿回家。因为成长过程中没得到家庭温暖。所以父母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与孩子沟通,这样你老了后,孩子也会这么对你。”

(责任编辑:季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