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沪港通将建世界第二大股市 疑问挑战仍在

人气 1

【大纪元2014年0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许多银行家,券商和对冲基金都在静悄悄的扩张他们的亚洲运营以利用一个机会—沪港通。作为李克强总理宣布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中国市场举措的一部分,中国计划在下个月联通上海跟香港的股票交易所。这是多年来进入中国股市最大的入口。但挑战仍然存在,一些显着的疑问还没有回答。

《纽约时报》9月24日报导说,这个行动将允许外国投资者首次直接买卖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大陆中国投资者也可以购买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大陆和香港之间开放市场的潜在利益是巨大的。目前,外国投资者买卖中国股票的唯一方式是通过一个有限配额计划间接进行。

一名西方银行家说,“这是中国国际化(股票)市场意图的单项最重要进展。”

沪港通建立起世界第二大股市

《纽约时报》报导说,瑞银旗下56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奥康纳正积极扩张在亚洲的存在以抓住这个机会。它聘用交易员到香港和新加坡办事处工作。八月份,它聘用SAC资本顾问公司前分析师John Yu。奥康纳不是唯一这样做的。

奥康纳首席投资官Dawn Fitzpatrick说,沪港通将建立起世界上第二大股票市场。最大股市仍然是纽约股票交易所。

Fitzpatrick说,“它也将建立一个远远更有效的方式让全球市场评估许多中国公司,仅这一个特征就令这个市场更加具有吸引力。”

香港券商经纪公司周末加班模拟交易

《纽约时报》报导说,这个计划正式的启动日期还没有宣布,但是官员瞄准了下个月某个时候。自从八月份以来整个香港的证券经纪公司雇员都在周末加班,进行模拟交易日以测试他们的新计划的运行状况。在最近一个周末, 有97家券商公司模拟沪港双向交易备份数据系统失败的情况。这些公司占据香港市场交易量的80%。

奥康纳是已经参加配额计划的一小群对冲基金之一。他们用人民币和港币买卖股票。

大门敞开的沪港通计划将允许对冲基金扩张上海和香港两个交易所之间的业务并且直接交易。

但是挑战仍然存在,一些显着的疑问还没有回答。

疑问和挑战仍然存在

《纽约时报》报导说,这个计划是习近平主席去年宣布的更广泛改革方案的一部分。批评者指出,其他改革举措诸如修建新自由贸易区启动缓慢。

去年九月,作为试点计划,上海监管机构同意允许一小群美国和英国对冲基金从中国投资者那里筹集5000万元。其中一家公司抱怨进展缓慢,并被官僚主义障碍拖累。

连接香港和上海的交易所不是一个新的想法。在2007年,香港官员宣布一个类似的计划,允许中国投资者进入香港股市。这个计划从未启动。

虽然外国和中国投资者将有机会投资数百家先前接触不到的公司,但是他们将仍然有配额限制。总的双向交易量将最高为235亿元人民币(38亿美元),大约是两个市场每日平均交易总量的20%。

大陆个人投资者将至少需要有50万元人民币在他们的经纪账户上才能购买香港股票。这个门槛排除了大多数散户投资者。

上海股票的外国买家将不能在同一天内买进再卖出。仍然不清楚是否他们将被允许使用保证金融资或从事卖空。另外一个障碍是,所有交易将采用人民币结算,给外国投资者引入额外的风险。

对于税务也有未解决的问题。在大陆股市的外国投资者技术上应该缴纳资本收益税。但是在现有的配额计划下,中国并不对这样的投资征税。仍然不清楚是否这样的做法将改变。

衔接两个非常不同的市场

《纽约时报》报导说,由于这些和其他不确定性,诸如摩根斯坦利(MSCI)等编纂指数的公司迄今拒绝将大陆中国股票加入到他们的指数当中。

“如果中国的国内A股被包含到MSCI基准指数当中,它将改变游戏规则,将吸引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汇丰银行分析师本月在研究报告中说。

香港交易结算所首席执行官Charles Li对于沪港通计划的局限性直言不讳。

“它并不完美。”Charles Li在官方微博中说,“虽然我们面对衔接两个非常不同的市场的挑战尽力寻找解决方法,但是一些分歧如此显着,以致于我们的解决方案将不可避免的限制市场。”

责任编辑:林诗远

相关新闻
中共欲股市沪港通 若实施沪市或遭投资者抛弃
“沪港通”设暂停机制 港交所:最后防线
香港交易所计划 设港元兑人币报价
传沪港通10月开通 专家议利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