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编织工艺传家宝 80年蔺草当嫁妆

人气: 6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06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植物原来这么好玩”暑期特展,推出百件以水生植物“蒲、蔺”类为主的编织工艺精品,由收藏家孙业琪提供,其中可见已故的薪传奖得主大甲阿妈柯庄屘女士多件嫁妆,包括80年蔺草编织样片“喜上眉梢”,珍品体现百年前台湾传统工艺之美。

收藏家孙业琪提供薪传奖得主大甲阿妈柯庄屘女士多件嫁妆,包括80年蔺草编织样片“喜上眉梢”,珍品体现百年前台湾传统工艺之美。(黄玉燕/大纪元)

柯庄屘曾获教育部“全国民族艺术薪传奖”工艺类得主,堪称国宝级编席艺师。六岁开始跟母亲学编织帽席,从最简单的起帽底到拿手绝活“龙凤席”,未曾上学,因从小学编草席,图稿在脑中能具象成形,可以蔺草镂空编织出图案,因无法事先打稿,却能让龙凤栩栩如生,据说全凭经验与口诀;且一张席子得花一个多月编织,作品屡被收藏家珍藏。

提起大甲帽席产业,孙业琪表示,在日据时期曾列台湾三大重要产业,后因手工业衰微,蔺草工业也走入历史。90高龄的大甲阿妈柯庄屘,一生看尽了大甲帽席的兴衰与转变,也算是一部台湾传统工业凋零的沧桑史。

身为西拉雅族的孙业琪,专研缠绕技术20年,曾多次发表“纤维缠绕创作展”,呈现西拉雅族古老传统工艺技术,与缠花技法运用于纤维创作的成果,令人惊艳。更将编织工艺和园艺及多媒体结合起来,在童玩编织世界更好玩,且充满创意。

孙业琪在展出现场拿起几支草叶,不到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鸡、小马,谈起自然纤维编织这门古老工艺,他说,台湾从北到南,在海口都可见到各式水生植物,北部主要以俗称咸草为主,中部是大甲蔺,南部是灯芯草,其中以“大甲蔺”编织出来的品质最优良,而苑里人编织大多属这种。

他说,过去一床蔺草席就相当于一件西装,而日据时期,一件西装可抵上一栋房子,可见他价值不斐,到现在依然具有万元以上的价值。

蔺草之所以可以编织走入生活,在于它外在具韧性不易断裂,但内在却拥有气室及海绵组织,因此可以保温与吸取湿气;曾有一则癞痢头儿子的故事,因妈妈为他戴上大甲蔺草帽,吸取了头上湿气,癞痢头不药而愈,可见蔺草其实也是具传奇的植物。

责任编辑:李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