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43岁曾文水库回春 防淤隧道地下建功

人气: 30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6年11月12日讯】曾文水库是台湾蓄水量最大水库,总容量高达7亿4840万立方公尺,但因地震、台风带来泥沙,让1/3水库淤积,经济部水利署盼靠着防淤隧道工程完工,让43岁水库再度回春。

近年来由于全球暖化与气候变迁造成降雨集中,造成水库淤积加剧,其中国内重要的水库如石门、曾文、南化水库淤积率都超过3成,影响水库使用寿命。

曾文水库自民国62年启用至今,营运已逾40年,这座全台蓄水量最大水库,当初设计总容量高达7亿4840万立方公尺,但因921大地震、莫拉克台风带来的泥沙,加速曾文水库淤积,目前水库库容量仅剩5亿多立方公尺。

“曾文水库减少2亿多库容量,不是平均43年的淤积量,而是9场台风带来的淤积”,经济部水利署长赖建信这么说。

98年莫拉克台风造成曾文水库增加9108万立方公尺的淤积,占设计总容量12%,水利署形容,“等同于水库瞬间老了20多岁”。

为减少水库淤积,水利署开始建造曾文水库防淤隧道,为目前全台最大防淤隧道,经济部次长杨伟甫表示,现在要建造一座新的水库非常困难,若能把水库寿命延长,“就等于是有一座新的水库”。

“曾文水库防淤隧道工程难度比石门水库还来得高”,杨伟甫解释,在水库持续蓄水的情况下,该工程需要在山壁挖洞,且放入许多设施,且不能影响水库安全,是目前全台最大水利地下工程。

此外,曾文水库防淤隧道进水口处为全球首创的象鼻引水钢管工法,必须水下施工并派遣潜水伕确认钢管安装位置,及螺栓紧度与扭力等,其精确度及施工困难度皆相当高。

考量下游河道腹地狭小,为避免含沙水流从防淤隧道高速流出后,直接冲刷、侵蚀河岸,水利署在防淤隧道内建造高46公尺、相当于10层楼高的消能池,为国内第一座在防淤隧道内的消能池。

水利署表示,曾文水库防淤隧道预计106年7月完工后,盼未来能让水库容量恢复至最大使用效率,估计完工后一年可清运104万立方公尺淤泥,其清淤速度及效率远超出单靠抽泥船,若以每立方公尺500元的清淤行情计算,更可为水库维护省下近5.2亿元成本。(转自中央社)

考量下游河道腹地狭小,为避免含沙水流从曾文水库防淤隧道高速流出后,直接侵蚀河岸,水利署在防淤隧道内建造高46公尺、相当于10层楼高的消能池。(中央社)
考量下游河道腹地狭小,为避免含沙水流从曾文水库防淤隧道高速流出后,直接侵蚀河岸,水利署在防淤隧道内建造高46公尺、相当于10层楼高的消能池。(中央社)
曾文水库是台湾蓄水量最大水库,总容量达7亿4840万立方公尺,但因地震、台风带来泥沙,让1/3水库淤积,水利署盼靠防淤隧道工程完工,让43岁水库再度回春。(中央社)
曾文水库是台湾蓄水量最大水库,总容量达7亿4840万立方公尺,但因地震、台风带来泥沙,让1/3水库淤积,水利署盼靠防淤隧道工程完工,让43岁水库再度回春。(中央社)
曾文水库是台湾蓄水量最大水库,总容量达7亿4840万立方公尺,但因地震、台风带来泥沙,让1/3水库淤积,水利署盼靠防淤隧道工程完工,让43岁水库再度回春。(中央社)
曾文水库是台湾蓄水量最大水库,总容量达7亿4840万立方公尺,但因地震、台风带来泥沙,让1/3水库淤积,水利署盼靠防淤隧道工程完工,让43岁水库再度回春。(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