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人士:中共出台减税政策是楼市大利空

人气 4695

【大纪元2016年0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中共近日发布了减少房地产交易契税、营业税的通知,业界认为中共此举是为刺激购房、加速去库存。有财经人士表示,面对极度过剩的三四线城市房产市场,这项措施未必能起到救市作用,而此次减免契税和营业税也未必利好。

中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2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从2月22日开始下调个人购房的契税和个人卖房的营业税。

按照新规定,个人购买首套和第二套住房90平米及以下的,契税从3%减少为1%;购买首套住房和第二套住房90平米以上的,契税从3%分别减少为1.5%和2%。个人出售购买两年及以上的房产,免征营业税。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只实行个人购买首套住房减少契税的相关规定。

微信公众号“黄生看金融”作者黄生20日发表评论认为,面对房产高库存的现状,此次减免契税和营业税未必利好。减免契税是为了鼓励买房,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一方面房产极度过剩,另一方面当地的购买力差,所以即使减免契税也未必能增加购房量。

另外,黄生分析认为,减免契税是鼓励买房、减免营业税是鼓励卖房,这两个矛盾点说明中共既不想让房价上涨,也不想让房价下跌,只是为了增加交易量。

而三四线城市由于购买力差,就会导致供应量增加,或将造成进一步的过剩。加之减免营业税,三四线城市的大户型或豪宅会利用这个机会快速出售,这实际上是给了投机者一个可乘之机。

资深评论员杰森博士曾在接受新唐人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的房产市场,一些真正需要住房的人没有房住,而一些投机商以此来炒作获利。中国老百姓面临住房难的问题,但又同时存在大量闲置房,房价与购买力的比例失衡致使老百姓“望房兴叹”。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5-2016》中提到,中国房产市场的一大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过高,三四线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出现过剩。

据资料显示,1990年代开始,中共地方政府财政成为“土地财政”,地方政府经营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的收入甚至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掀起了房地产热。时事评论员胡少江表示,多年来中共地方官员与房产商勾结贪腐,是房产市场失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方官员行为的根源来自中共体制。

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程晓农表示,多年来的土地财政直接涉及到中共官员的“灰色收入”,即以收受贿赂等非正常方式获得的收入,这些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又流入了房产市场。多年来中共地方政府从房地产中大规模获利,房产市场牵动着中共地方官员的自身既得利益。#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大陆购房首付降到20%引发争议
传十万亿银行汇票无法兑付 习震怒下令严查
中纪委集中通报31单位巡视结果 金融反腐升级
网传10件大事影响2016年中国经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