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缺乏沟通被合并 竹教大师生有话要说

清大和竹教大并校案越演越烈,21日双方学生代表一起召开记者会,呼吁校方开启沟通大门。(赖月贵/大纪元)

人气: 68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6年04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清大和竹教大并校案越演越烈,双方都觉得决定仓促草率、缺乏沟通,虽说清大称合并案已谈了10年,竹交大某教授透漏,根据会议纪录,实际上清大办过3次公听会,竹教大则只有在民国98年办过一次公听会,其他都是6、7人的小组会议,如此重要的合并案,关乎全校师生权益,却只由双方高层少数人决定,非常不合理,21日双方学生代表一起召开记者会,呼吁校方开启沟通大门。

竹教大某教授提出多项质疑,忧虑一、并校并不能解决少子化的问题,大校并小校,意义上只是全国少了一所大学,而教育部长吴思华答应给清大26亿元经费补助,合并后竹教大消失了,经费全部由清大独得,竹教大不但地位被矮化,也分不到钱,这种合并很不公平、不对等。

忧虑二、依竞争自然淘汰法则,应由注册率决定合并主次,竹教大注册率高达98%,为何是被合并者?清大和竹教大两校学生代表也针对此点质疑,他们表示,自从合并案在清大校务会议上通过后,网路上吵得沸沸扬扬,甚至到了性别歧视和人身攻击的程度,是让人很痛心的现象,清大学生会会长徐光成表示,依照入学分数来决定学生的价值,失去了对彼此应有的尊重,是他们很不愿意见到的,也等于否定了竹教大在不同领域的专长和有其独特性。

忧虑三、合并是浪费公帑,政府应该把钱花在刀口上,依部长吴思华的说法:“要将160所大学减少50所”,请问需要多少个26亿做并校嫁妆?教授们呼吁新政府潘文忠部长上任后,将钱花在推动学前教育、国中基测、十二年国教和中小学危险教室改建等方面,才是当务之急。

忧虑四、合并后不需两套行政系统,对于校内职员、工友、行政助理和约聘人员的安置,并未做双向沟通,两校合校意愿书中所占篇幅甚少,恐爆发另一波解雇潮,人人忧心忡忡。

竹清并校监督小组成员表示,校方一直以先合并再讨论的心态办事,3月24日竹教大学生举办座谈会,邀请学校一级主管参加,同时邀请清大学生会代表,教务长在会场禁止清大代表发言,让人感觉很不受尊重,他们希望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意见,面对面沟通,而不是高姿态。

竹教大学生阙于善希望学校在处理问题上要更细腻,例如他是就读“环境与文化资源”系,原本是要被合并到清大人社院,却被告知将合并到教育学院,不但原来学校消失了,所学也由完整的科系变成一个学程,影响了整个学习的资源,学校高层有意散播“竹教大顶着清大光环”的迷思,阙于善表示,能否真正学到东西才是他最在意的,学习资源不应该被剥夺。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