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美华人排球赛 鹰威、CIA队获男女组冠军

队员们在比赛中。 (蔡溶/大纪元)

人气: 5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7年07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7月16日下午6点,第73届北美洲华人排球邀请赛总决赛在华埠苏域柏公园落幕,85支男女参赛代表队经过为期2天的激战,最终多伦多鹰威队(Connex A)、费城CIA队分获男女组冠军。亚军分别被多伦多Ngun Lam Red队(男子)和三藩市Dragon ICE队(女子)摘得。

每年的赛事不但各地球员切磋,也是老乡相聚、评球联谊的好时机。
每年的赛事不但各地球员切磋,也是老乡相聚、评球联谊的好时机。(蔡溶/大纪元)

尽管烈日当头,比赛场地外的观众们仍然十分热烈,观战群中不乏古稀、花甲的老人,甚至还有老婆婆,和年轻人挤在一起站在大太阳底下,边看边点评。

六名“老球员”从长岛、布碌仑等不同的地方专程过来观看球赛,他们笑着说,平时难得见面,因为观球又相聚一起。左为伍基、左二为黄奕荛。
六名“老球员”从长岛、布碌仑等不同的地方专程过来观看球赛,他们笑着说,平时难得见面,因为观球又相聚一起。左为伍基、左二为黄奕荛。(蔡溶/大纪元)

“台山人人会打排球”

台山“排球之乡”绝对不是虚名,从观众到运动员都表现出专业架势,人人都懂球评球。记者在观众群中见到六名“老球员”,从长岛、布碌崙等不同的地方专程过来观看球赛,他们笑着说,平时难得见面,因为观球又相聚一起,每年的赛事不但能与各地球员切磋,也是老乡联谊的好时机。

父子三人在球场上、下常切磋球艺,结成亲密的父子关系,赵汝山(左)说,两儿子甚至喊他“大哥”,三人亲密得像三兄弟。
父子三人在球场上、下常切磋球艺,结成亲密的父子关系,赵汝山(左)说,两儿子甚至喊他“大哥”,三人亲密得像三兄弟。(蔡溶/大纪元)

谈起台山的九人排球,家住华埠的伍基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在台山几乎每条村都有一支排球队,我们那个村只有43家、百多人口,人数不够,还要分成两支队伍对打,结果,1米多高的10岁小孩和40多岁的成年人全都下场,爷孙都上阵。”

15日开赛首日,华侨文教中心张希贤副主任(前排右八)、中华公所萧贵源主席(前排右七)、第73届北美洲华人排球邀请赛梅伟成总指挥(前排右六)与纽约等地排球队合影。
15日开赛首日,华侨文教中心张希贤副主任(前排右八)、中华公所萧贵源主席(前排右七)、第73届北美洲华人排球邀请赛梅伟成总指挥(前排右六)与纽约等地排球队合影。(中华公所提供)

这样的普及程度,也让台山人练出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堪称一绝的排球技巧和战术,就连个头高大、扣球凶猛的北方人也不是对手。“当时的台山县排球队,还代表中国到日本参加远东运动会,一举夺得冠军,震惊世界。”当时讲起台山排球的“威水史”,伍基仍津津乐道。

玩出来的排球之乡

“云峰队”的元老黄奕荛说,排球运动是美国人发明的,在美的台山人闲余饭后也打起排球,发展到1946年华盛顿、波士顿和纽约的台山人球队打起了城际比赛,越打参与的人越多,从美东排球赛扩大到北美排球赛,至今美加两国的“北美华人排球赛”已进行了73届,纽约“云峰队”自1956年成立,至今也有61年历史了。

百年前,先辈华侨为了让家乡子弟有正当的文娱体育活动,以免染上不良嗜好走上歧途,于是将排球带到乡下,将玩法教会家乡人,想不到排球一下子风靡台山,一些小孩子竖起竹竿、拉一根绳子作球网,用烂布、草绳、纸团扎成“排球”,这一玩,竟然就玩出个排球之乡来。

伍基说,台山九人排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前后排的限制,每位球员都要做到攻、守兼备,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发挥球技,颇具创意性,“各种可能性都有”,令比赛有更多的观赏性。

此外,因为广东人个头矮,但攻防的速度很快、很灵活,手上发球、传球、扣球、接球、拦网等技术,都玩得相当娴熟,各种战术运用自如,尤其接球、救球技术了得,“打来打去,球打不死,很精彩”,因此人人成“全能手”,给国家排球队输送很多名闻遐迩的排球能手和教练。“中国排球半台山”的美誉就此声名远扬。

有趣的是,台山华侨在教球时,也把排球运动相关的英文词汇带入台山。伍基说,台山人都把球叫“波”(Ball),打球叫“打波”,开球叫“开波”,好球叫“骨波”(Good Ball),两队换场叫“请晒”(Change Side),触网叫“叉冽”(touch net)等,一时间妇孺皆晓。

父子兵齐上阵

北美洲华人排球邀请赛属纯业余性质的民间比赛,因此参赛选手年龄横跨13至50岁不等,并非清一色年轻人。往年,兄弟双入场的情形并不少见,而今年首次出现了“父子兵”齐上阵。

纽约“奇客老柴”队的赵汝山与两个儿子结成“父子兵”,在队伍中默契的配合着。“凡台山人,基本个个懂排球,不会打也会评,可以说,不会打排球,不是台山人。”父亲赵汝山笑着说,在这样的氛围下,他们父子在台山时就已经搭档打球,球场上、下常切磋球艺,结成亲密的父子关系,两儿子甚至喊他“大哥”。

而爷爷奶奶也是球迷,于是,一家人“兄弟、父子三上场,爷爷奶奶喊加油”,球场上出现全家总动员的热闹情景。

排球将海外长大的ABC联系起来

“纽约的奇客队发展至今,已有ABCD……HI共8、9支队伍,年纪大的都到‘奇客老柴’队,他们中大部分人参与这项运动的时间超过30年。”“奇客老柴”队长程庚维说,台山排球就这样承传下来。

重要的是,九人排球赛是很好的社交形式,赛事限于华人圈子,通常都在各个城市的唐人街进行,让不少海外长大的ABC找到一种归属感。纽约“云峰队”的领队李峻年说,从他爷爷第一代移民在纽约打排球,到他已经是第三代了,每次比赛能见到很多热爱排球的华人,都很开心,虽然他们互相比赛,但输赢不重要,每次见到旧雨新知,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