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报评北高选举指政府宜多倾听人民心声

标签:

【大纪元12月12日讯】(中央社记者邹明智巴黎十一日专电)法国费加罗报今天以“台湾南北鸿沟加深”为题,评论上星期台北、高雄市选举结果,认为可能对台湾南北经济的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该报指出,陈水扁总统期待“南北双赢”未能如愿,今后更应倾听人民的心声。

费加罗报指出,执政的民进党没有成功夺回台北的掌控权,仅保住在台湾第二大城的优势,这对任期至二○○四年的陈水扁总统是个严重的警讯,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赢得台北市长的选举,粉碎了民进党南北双赢的美梦。该报说,执政党更应“倾听人民的心声”,因为赢得高雄的选举并不算是个安慰,而是个烫手的山芋。

依该报记者的观察,高雄市这个南部的大港还在谢长廷的手中,而谢虽是陈水扁总统的亲信,但是他还是依然直言不讳,从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质疑台北首都过度的集权。虽然他跟陈水扁总统私交匪浅,但是他还是希望高雄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陈水扁二○○○年初的竞选宣言中,承诺给地方县市更多的自治权,但是上任之后,时间匆匆流逝,却不见有任何的改变。

台湾的经济情况不但没有如预期般恢复,今年的经济成长率虽一度向上修正,但仍不会超过百分之三点一,失业率却已达百分之五点三。台湾与新加坡一样,为资讯科技业的泡沫化而烦恼。政府的改革计划受阻于官员的腐化、效率不彰,而呈现牛步化的现象。

农渔民害怕农渔会信用部的消失而上街游行抗议,因农渔会信用部负债累累,政府当局每年得花费钜资来维系其正常的营运,为了遵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台湾政府当局希望限制农渔会信用部的借贷,不料却引起农渔民大幅度反对的声浪,造成了十一月底财政部长及农委会主委两位官员的辞职。

而在民间企业也有危机。台湾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失去信心,眼看在台湾制造成本升高,不得不大量往中国大陆投资。去年春天,官方估算,二○○一年台湾有四百九十家厂商在中国大陆东莞、深圳、上海及北京投资,总金额高达五十七亿美元。从八○年代末期至今,台湾企业界鉴于大陆市场大且便宜,跨海投资到大陆已达一千亿美元以上。

费加罗报说,陈水扁总统和其政府显然不知如何阻止台湾资金大量流向中国大陆。如此长期下来,将会导致台湾工厂的关闭及失业率的攀升,这也就是为何台湾政府对北京当局所发表的演说通常含糊其词。陈总统上台后推动的中国大陆政策渐趋和缓,不再提台湾独立,至少他不将台湾独立的问题诉诸于全民公投表决。只要中国大陆不威胁并吞台湾,台北当局就会继续维持现状,缓步进行与中国大陆关系的正常化。

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金额达二百九十二亿美元,光是今年九月跟去年同期相比,就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二。如今,中国大陆市场占台湾出口的百分之十七,其重要性已不容忽视。

上星期三,台湾同意开放黄历新年期间台湾航空公司与上海直航。为了保全面子,飞机必须在香港或是澳门停留,但是机上旅客不用下机。在中国大陆生活和工作的百万名台商当中就只有三十万名可以获益。

这家法国第二大平面媒体指出,陈总统并不想太快开放与中国大陆三通,尽管大部分的台商都希望能够早日三通,他仍必须顾虑台湾其他人民希望保持现状的心理。只是上周末选举的结果却改变所有的局势,事实上,不止是在台北赢得选举的国民党可以为难陈水扁总统,就连高雄市也可以火上加油。

拥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高雄市是台湾第一大港,同时也是世界排名第三大的货柜港口,台湾与中国大陆福建省的前两次海上首航就是从高雄出发。高雄市长谢长廷毫不隐瞒他想利用所有跟中国大陆接近的机会,使高雄得以和香港、上海竞争。他希望能将高雄变成台湾对外海运的﹁首都﹂,让台北无法与之抗衡。(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高市长选举民进党以准总统大选模式来应战
连宋会 北高选举合作定调
国民党团吁北高选举竞争不伤和气泛蓝大整合
北高选举开票日电视台总动员大打新闻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