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强被轰低估财赤

人气 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4日讯】立法会议员劳永乐直指医院管理局财政危机的成因,是卫生福利局长杨永强低估了医疗开支增幅。他严辞批评杨永强任由公营医疗服务膨胀,侵吞私营医疗市场﹔问题本已潜伏了一段时间,一旦经济衰退,政府被迫严格控制公共开支,便即时引爆了医管局的财务危机。

据明报3月14日报导﹐代表医疗界的劳永乐议员指出,医疗开支“爆煲”,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99年哈佛经济学者萧庆伦的报告已经指出,91至97年公共医疗开支每年高速增长约10.3%,98年后即使把医疗占公共总开支的比率定在14.6%水平,公营医疗开支仍然会随薪金和物价调整、人口老化、科技进步等因素而上涨,实质增幅估计每年至少5.5%,远高于中期经济增长预测(3%),医管局注定有赤字危机。

劳永乐批评杨永强乐观地预测医疗开支每年增幅仅为3.2%,事实证明哈佛学者的推测更加接近现实。劳永乐认为,由于哈佛教授的改革建议,涉及把医管局分拆成几个互相竞争的机构,并且提出“钱跟病人走”,令决定医疗资源分配的权力,由官员转到病人手上,因而遭当时任职医管局行政总裁的杨永强大力反对,无疾而终。

他指出,杨永强当局长后,推出另一份文件,提议仿效新加坡推行强制医疗储蓄,实际目的是要大量吸纳民间资源,再度扩充公营医疗,全面取代私人市场。杨永强因而提出了公立医院“零等候时间”的目标,不顾使用率低,也要添置大批最先进的医疗设备,结果令许多中产和富裕阶层也涌往既价廉物美的公立医院,私家医院和私人执业医生的生意日渐萎缩。

劳永乐说,若经济环境好,政府公共开支每年应有3-4%的加幅,即使医疗支出增幅稍高于3-4%,一时间仍不会爆煲。不幸香港经济持续下滑,令政府须严格控制公共开支在1%内,医管局的赤字危机遂全面浮现。

劳永乐认为,当局必须重整公私营医疗服务严重失衡的局面,令不断萎缩的私营医疗恢复竞争力。他要求政府为公营医疗服务定位,有限的公立医院资源只作救急扶危或应付谁也不能负担的严重病例。至于伤风咳嗽等一般疾病,以及基本健康护理,应由私营医疗负责。

举例,一些非紧急的疾病,例如大便出血,可先由私营医生检查,若初步证实为肠癌,便转交公立医院诊治。激光美容之类的服务,更加应该留给私营医疗。

除了用疾病性质来区分公私营医疗机构的功能,政府还可用轮候时间分工。

劳永乐解释,有一些手术,如切除白内障、脱智慧齿等,公私营医院都可以做,但公立医院应规限服务量,集中照顾负担不起私营诊金的人。经济能力较高、又不愿等候的一群,自会因人龙转看私家医生。

劳永乐说,杨永强的“零等候时间”政策是完全错误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医管局考虑年底推行急症室收费以解决财赤问题 (3/14/2002)    
  • 政府指赌波税难纾财赤 (3/12/2002)    
  • 医管局解财赤最少需三年 (3/11/2002)    
  • 俞宗怡﹕要令能负担者转用私营医疗 (3/10/2002)    
  • 港府拟世杯前重提讨论赌波 (3/9/2002)    
  • 十号干线设计拨款料难通过 (3/8/2002)    
  • 限增开支1%医管局急谋填财赤 (3/8/2002)    
  • 中国财赤三千亿接近危险水平 (3/7/2002)    
  • 新预算案:惊人财赤656亿元 预计二○○六至○七或可解决财赤问题 (3/7/2002)    
  • 预算案拟五年削开支350亿 (3/5/2002)    
  • 扩税四招劫贫救财赤 (3/2/2002)    
  • 陈启宗轰混合发展不智 (3/1/2002)    
  • 议员﹕勿为财政赤字加税减服务 (2/28/2002)    
  • 立会四党联手封杀加税 (2/27/2002)    
  • 三招扩税基 图增库房收入 (2/26/2002)    
  • 出售基建无助解决财赤 (2/25/2002)    
  • 学者﹕曾荫权“过分慷慨”致财赤 (2/22/2002)    
  • 财赤五年料耗半数储备 (2/18/2002)    
  • 五年内靠瘦身解决财赤 (2/1/2002)
  • 相关新闻
    五年内靠瘦身解决财赤
    学者﹕曾荫权“过分慷慨”致财赤
    议员﹕勿为财政赤字加税减服务
    扩税四招劫贫救财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