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与共同点 前14个进球给国足首战敲响警钟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日讯】世界杯赛今天将进入第三天。在此前2天进行的4场比赛中,8支球队已经攻入了14球,平均每场比赛进球为3.5个。应该说这是个相当高的进球率,而这还是要感谢沙特人的“慷慨”。虽然这4场比赛以及14个进球与中国队无关。但是,仔细分析这14个进球,不难发现其中的某些巧合与共同点,同时也为中国队即将到来的第一场比赛敲响了警种。

14个进球的线路

分析前4场比赛的14个进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定位球:2个

2个定位球均出现在德国队与沙特队的比赛中,包括一个角球直接得分,即德国队2号林克接6号齐格从右侧开出的角球后直接冲顶攻入第6球,一个为直接任意球,即19号施奈德在终场前距离球门20米左右直接主罚攻入的第8球。

另外,在乌拉圭队与丹麦队的比赛中,乌拉圭队6号罗德里格斯攻入的一球其实也与角球有关,雷科巴在左侧开出角球之后被对方后卫解围,球落到5号加西亚脚下,后者横传后,罗德里格斯跟上抽射,将比分扳平。由于这个进球不是角球直接得分,因此暂不把它列入定位球得分之列。

(二)45度斜传:2个

在前4场比赛中,通过45度斜传的进球总共也有2个,而且也是全部出现在德国队与沙特队的比赛中,一次是6号齐格左路起球,13号巴拉克攻入第3球;另一个是22号弗林格斯右路起球,11号克洛斯脚后跟一蹭,中路的9号扬克尔低射将比分改写为4比0。

(三)下底传中:5个

本届世界杯赛揭幕战中塞内加尔队攻入法国队的一球其实就是下底传中的经典之作,11号迪乌夫左路突破之后回传,利用法国队防守队员的失误,由19号迪奥普攻入第一球。而本届杯赛的第2球也是边路下底传中后攻入的一球,喀麦隆队的9号埃托奥接队友直传球后沿右路突破后回传,由10号姆博马扫入一球。

而德国队与沙特队的比赛中所攻入的第一、第二和第五个球也全部是下底后传中,其中巴拉克两次左路传中、19号施奈德右路传中,均由11号克洛斯头球命中。

(四)边路横传:3个

丹麦队在与乌拉圭队比赛中所进的2球均是从左边路突破后由8号格隆凯和下半时替换他出场的10号约根森横传,由9号托马森中路包抄后打入。而爱尔兰队扳平喀麦隆队的一球也是左路突破后横传,被喀麦隆队后卫头球解围,正好顶在8号霍兰德的脚下,后者抽射攻入一球。
 
(五)中路远射:2球

德国队由20号比埃霍夫在中场刚过后接19号施奈德的直塞球,攻入一球。而乌拉圭队打入丹麦队扳平的一球也是中路远射攻入的。

进球线路剖析

其实,上述五类进球中,第三类和第四类完全可以合并,因为进球的线路全部是“边路突破后传中、中路队员包抄射门”,所不同的只是突破后是下到底与否。如果合并,则进球累计为8个,占总进球数的57%。再加上45度角斜传套路的2个进球,则占总数的71%。

这就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了自抵达回国之后,国家队主教练米卢在给队员分析、讲解中哥之战该采取的策略时不断强调的——一定要充分利用两个边路来作文章,争取打破哥斯达黎加队的大门。而不少球迷和记者在分析未来的中哥之战时也都特别强调吴承瑛和孙继海的作用,就是希望两人利用各自善于边路突破的特点,在比赛中发挥出水平,为中国队打开胜利之门创造条件。

而且,米卢还特点强调定位球的作用。如果在边路突破进球数的基础上再加上定位球,累计为12个进球,占总进球数的近86%。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中哥之战中,“边路突破”与“定位球”的发挥如何将直接决定中国队最终的胜负结果。可以预见的是,在本届世界杯赛上,边路突破与定位球很可能将左右整个形势的发展。这也许是前4场比赛中迭现出来的本届杯赛在技战术方面的一大特征。

暂且不论定位球的问题,“边路突破”何以将左右比赛的走势?这是个比较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迄今为止4场比赛的8支球队中,只有喀麦隆队和德国队所采用的阵型为“352”阵型,而其他六队全部是“442”阵型。但任何球队在比赛中的阵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场上的形势而不断地进行调整的。就以法国队为例,防守时442阵型很明显,但在进攻中,更多的时候是左后卫3号利扎拉祖上前助攻,阵型会随之演变成“343阵型”,其他三名后卫德赛利、勒伯夫和图拉姆的位置会“左倾”,以弥补利扎拉祖助攻后留下的空挡。而有时也会形成“244”阵型,即左右两个边后卫利扎拉祖和图拉姆同时上前助攻,这就需要两名中前卫注意补位。

在霍顿时代,我们已经明确地知道了“442专克352”指的是利用两个边路,抓住三后卫阵型中边路和肋部的空挡。但是,“442”对付“442”时实际上也存在着利用边路的问题,因为采用442阵型的球队大多会有边后卫助攻的问题,只要边后卫一助攻,后防线上必然会出现空挡。原本处于防守中的球队在由守转攻投入反击时,自然也是要抓住进攻方后防留出的空挡。其实,回顾一下前14个进球中通过边路突破后传中攻入的球,无一不是利用对方在由攻转守时边后卫来不及回撤的瞬间、打入关键性进球。而爱尔兰队攻入喀麦隆队扳平的一球,也是利用喀麦隆队三后卫的边路空挡,传中后创造出的机会。
 
在分析14个进球中的8个“边路突破后传中、由中路队员包抄”模式,我们可以发现有这样一个特征:即所有实施突破、完成传球助攻的队员全部是中场球员或者是锋线队员,没有一个是边后卫!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442阵型中,对于边前卫的要求是最高的,尤其是在采用中场平行站位的球队中。而这恰恰是中国队的一大薄弱环节。至于德国队与喀麦隆队的352阵型,由于德国队的左右两个边卫6号齐格和19号施奈德均是能攻善守型球员,因而两人的作用十分明显。

中国队的启示

从本届杯赛的前14个进球来看未来的中哥之战,中国队的战术打法既有可取之处,同样也存在着隐患。说中国队可取,是因为国足目前所采取的442阵型在战术要求上同样要求两个边路大胆突破,寻求到目前为止进球最多的那种模式——“边路突破后传中、中路队员包抄射门”。

但现在中国队的问题是,左右两个边前卫是否做到能上能下令人担懮。在十强赛中,左右两个边路马明宇和李霄鹏的表现尚可,但世界杯毕竟不是十强赛,对手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两人能否在比赛中下底,这是一个问题。可能是对此有所担心,很多人都把“宝”押在了吴承瑛和孙继海两人身上。但问题是,中国队强调进攻时走边路,对手也在强调这一点。也就是说,当吴承瑛或孙继海轮流上前助攻时,身后留下的空挡也将是对手反击的主攻方向,因为足球场上的“利与弊”本身就是相互的,是相互制约与反制约。而且,到了世界杯赛场上,每个球队的特点几乎都被对手研究得很透彻,很难说有什么“秘密”。中国队的吴承瑛和孙继海善于助攻的特长,哥斯达黎加队、土耳其队和巴西队不可能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对手更要抓住机会反击。在这方面,法国队负于塞内加尔队似乎已经提醒了中国队。

由此,记者联想到米卢缘何会在与葡萄牙队的比赛中尝试“352”阵型。固然尝试这一阵型与世界杯赛上对付巴西队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在于发挥吴承瑛和孙继海两人善于助攻的特长,让中国队在边路进攻中活起来。但问题是,打352阵型是否有三名好的中卫很重要,目前中国队中的范志毅、李纬锋、杜威或者是徐云龙相比而言欠缺的都是沉稳,而给人比较稳的印象的张恩华状态并不理想。所以,中国队看来还是先采用442阵型。但前面已经提到,中国队打442之后,如果孙继海与吴承瑛助攻过深、过多,反而会成为对手利用的地方,这反而会给中国队自己埋下“炸弹”。

“矛盾”是存在的,不知中哥之战前米卢是否还有更好的对策。 (马德兴)

(体坛周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韩国首度禁止一名英藉足球流氓入境
“淘汰”老臣难逃骂名 米卢拒绝与美眉“交杯”
世界杯中国代表团确定 官员运动员共44人
李明出局引发国足暗流涌动 阎世铎严令稳定压倒一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