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净零碳排效应 台工研院:未来30年产业最大挑战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因应极端气候,全球130多国宣示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台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所长苏孟宗3日指出,随着净零碳排成为全球共识,所带来的雪球效应,包括环境减碳、能源供给、生产活动、消费模式等,将会是影响台湾未来30年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

苏孟宗在“眺望2022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上以“净零永续,全球价值链重组大趋势”为题,对台湾产业前景发表观察建议。他说,为实现2050年净零碳排的目标,各国推动碳税与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预料将成为全球趋势。外界推估下一波CBAM对象可能是高科技产品,例如:电脑通信及视听电子产品制造业。

苏孟宗指出,台湾最快在2、3年内就会先遇到碳关税风险,包括半导体、面板、资通讯、材料等产品输出,无法达到减碳目标的供应商,在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将受到压缩。建议台厂舍传统代工以顾客至上的思维,从供应链角度提出典范作法;同时加速绿色转型布局,发展低碳生产转型并扩大绿色能源供给。而企业导入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ESG)亦势在必行,方能实现永续价值。

工研院副院长彭裕民表示,欧盟及各国提出中长期减碳愿景,并拟征收碳关税,对仰赖出口的台湾产业造成庞大压力,而科技大厂纷纷提高减碳方案,加速全球供应链去碳化的进程,业界正面临低碳转型风险。工研院今年成立净零永续策略办公室,从供给面、需求面、制造面、环境面及经贸与法规面协助产业转型,包括低碳与零碳电力供给;藉全面交通电气化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或是创造低碳共享的创新商业模式与新经济生态;低碳制造打造循环经济;研发先进负碳排与碳捕捉技术;提出国内法规修订与国际经贸谈判建议等。

循环台湾基金会董事长黄育征聚焦在“加速循环合作,共解气候危机”(Circular Collaboration For Climate Crisis,CC4CC)议题。他指出,在全球供应链分工下,产品在开采-制造-使用-废弃处理等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排放大多在不同国家发生。为了迈向共同的净零愿景,需要串联起供应链上下游和使用端,以零废弃、零排放为目标,整体检视落实资源循环的机会,藉由减少能资源耗用来创造减碳效益。

黄育征说,循环经济思维是产业能具体实践的策略,让产业营运活动的发展不再耗用大量能资源和产生大量废弃物,是产业减碳的关键。CC4CC的目的即是整合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探讨减碳机会。在CC4CC框架下,台湾产业可和国际品牌和供应链进行以减碳为目标的对话,共同推动促进资源循环的生产和消费,为减碳和永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中钢公司总经理王锡钦则分享中钢公司的“5G策略”–绿色制程、绿色产品、绿色伙伴、绿色事业、绿色生活等方面着手,推动多项创新方案,提升企业下世代竞争力。王锡钦指出,迈向碳中和的最大挑战,是目标艰钜又欠缺成熟可行技术,需跳脱传统思维,采取有别以往心态面对并规划妥适路径,以及处理好技术、资源、成本三个层面的挑战。

眺望2022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从3日起到12日止为期8天,首日论坛以净零永续下的全球价值链重组商机为主轴,并展开全球重点市场商机、数位+绿色双转型、半导体、通讯、零组件与显示器、先进材料、科技前瞻、科技应用、机械、智慧车辆、生医与健康照护等产业议题,预估吸引超过2,000位国内外产官学界人士线上参与,期引领产业掌握2022年各产业发展重大趋势及全球布局策略。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