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国缺电、缺人才 学者:或使台商出走

在四川成都,沿路而立的电网。(Liu Jin/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气: 11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2年08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原彰报导)四川限电,影响全球汽车电池、台厂笔电供应链,随后江苏、浙江等城市相继宣布限电。学者提到,台湾常讨论的五缺,中国除了不缺水、缺地外,另外的电、工人、人才等三项都缺,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特别是电力供给的稳定与否,是制造业相当重视的生产要素,若无法改善,可能逼着原本不愿撤出的台厂出走。

中国正遭遇极端气候,面临六十多年来最严重热浪,数十个城市气温超过摄氏40度,用电负荷激增、供电吃紧,四川当局15日宣布,至20日止工业用电户全面暂停生产。17日再传限电恐扩及民生用电,据中国媒体报导,四川供电商达州电力集团已预告,若无法缓解用电压力,将对用户实行有序限电,类似台湾分区限电。

四川缺电 或影响笔电、汽车供应链

四川是中国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制造地,也是锂矿中心,限电影响到苹果供应商富士康、英特尔在中国的工厂,以及汽车厂丰田的合资公司等,冲击相关产业后续供货。

丰田汽车发言人证实,四川成都一家工厂停产,时间持续到8月20日,这家工厂的年产量约为3万辆。全球最大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其四川宜宾厂也因限电停产,后续对汽车业的冲击值得关注。

台厂部分,除鸿海富士康外,广达、仁宝、和硕、纬创与英业达等台厂在当地都有生产基地,综合媒体报导,广达有80%的笔电在四川重庆厂生产,仁宝有50%的笔电组装业务由四川重庆厂与成都厂负责,纬创的四川重庆厂与成都厂为重要组装据点,英业达有90%产能来自四川厂区。

无独有偶,除四川外,中国江苏、浙江及安徽等地也相继采取限电措施,广达、仁宝、纬创等台厂在江苏有生产据点,恐面临四川、江苏厂双双停工的冲击,影响笔电供应链。

台湾工商界 对两岸缺电持双重标准

面对中共祭出限电措施,台湾工商界部分人士提到,台商配合中共政府供电措施,“是有受影响,但这6天总会过的”,希望尽速恢复平稳、正常供电。

台湾为解决供电成本攀升,在7月1日调整用电大户电价,而工商界人士曾表态,只涨用电大户,等于是惩罚用电企业,届时制造业会出走。相关人士针对两岸电力政策的态度,遭质疑是双重标准。

对此,立委王定宇看不下去,他在脸书上发文提到,“台湾没断电、没限电,有些人整天嫌弃还唱衰,呛要出走台湾!”他说,“中国不定期限电、断电,一停就停一阵子,同群人就不吭声,甚至吹捧中国好棒棒!”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提到,工商界态度双重标准已是长年问题,对产业界而言看的是利益与成本,而不是专注于体制与普世价值。

邱俊荣举例,中国昆山在2018年曾以防污环保为由,祭出限产、限排禁令,台厂一夕之间得关厂,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台湾,行政院可能会被抗议群众包围。对企业界而言,如果发现抗议陈情没用,他们就不会花力气,这都是将本求利大原则下所体现出来的行为。

中国生产要素竞争力大不如前

不过,近年中国的生产要素竞争力确实大不如前,以台湾近年聚焦的缺水、缺电、缺地、缺工与缺人才等五缺议题,中国未必有优势,邱俊荣说,台湾制造业正由硬体转向软体,并发展高阶服务业,逐渐淡化五缺影响,但中国还做不到,其经济驱动力无法让制造业转型,生产要素的缺陷渐渐浮现,包括:成本提高、需求迫切、污染限制,以及能源供应出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善。

邱俊荣说,以五缺而言,中国除了较不缺水与缺地,其它三项生产要素都有状况,以缺电而言,虽然高温容易让供电吃紧,但这次限电一停工就是6天,显然电力供需出状况;过去的能耗双控,也突显中国在燃煤问题面临两难。

邱俊荣说,缺工与缺人才更是结构性问题,市场经济解决缺工问题的方法,是透过改善薪资增加就业,但在中共的威权体制下,市场难以发挥力量,才出现许多躺平族。特别是半导体人才更因为高阶制造业与教育跟不上,而出现台湾台积电人才被对岸抢着要的现象。

邱俊荣说,过去台商较僵固于留在中国,是因为中国的基础建设比印度等国家好,包括:电力稳定、工人稳定等,使许多台商不愿意离开中国,但这些要素正在改变,如果这些利基逐渐消失,可能会再出现台商、制造业移转浪潮。

中国电力界:停电因干旱少雨

对于四川的缺电,四川一家公司的电力调度员林女士16日对《大纪元时报》表示,今年停电不是因为高温,而是干旱少雨导致河流偏枯,是导致四川电力紧张的主因。

她说,今年整个四川几大流域,平均较往年偏枯五成,各大流域中上游降雨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发电能力。

四川宜宾的电力工人曹先生16日也对《大纪元时报》表示,这次停电跟线路设备老化也有很大关系。“现在停电原因,就是降水少、气温高和线路设备承受不起高负荷,就这几个方面。”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