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搞规模经济垄断市场 欧美奋起反倾销

人气 1460

【大纪元2024年05月10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呈工、宁芯采访报导)此次中共党魁访欧,中国“产能过剩”及倾销全球、破坏国际市场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习近平对此予以否认。专家表示,中共政权对电动车等行业给予巨资补贴,就是在搞社会主义的规模经济,意图以此占领国际市场,并借此控制世界。

5月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徳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柏林的一场演说中表示,欧盟市场充斥着获得大量政府补贴的中国电动车,“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保护我们的工业”。

两天前,中共党魁习近平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隆(Emmanuel Macron)及冯徳莱恩会见时声称,从比较优势与全球需求看,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不存在。

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对大纪元表示,习在否认欧盟的指控。“中国确实是产能严重过剩。最近,中共政府在推动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电动汽车就是三个驱动力之一。中国大概有280多家各种各样的电动车公司,年产能2700到2500万辆,而中国市场最多只能消化1500万到1700万辆,产能明显过剩。”

冯徳莱恩在三方会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共政府对电动车、钢铁行业的补贴,对欧洲工业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欧洲去工业化”,“世界无法吸收中国的过剩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58.7万辆,销售949.5万辆,产销量连续9年世界第一。其中,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欧洲市场占38%。

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迅速增长,凭借的就是价格优势,即廉价倾销。欧盟就此问题正在展开调查,以便决定是否对其征收关税。

中共击垮对手的手法:不赚钱也销售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至2011年,中国制造的商品大量涌入美国,“中国冲击”导致美国制造业至少失去了200万个工作岗位。

入世20年后,中国全球商品出口总量已超过14%,“中国冲击2.0”的冲击力更大、面积更广,对国际市场的破坏程度也更严重。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Louise Yellen)说,拜登(Joe Biden)绝不许历史重演。

中共政府一直对其扶植的产业给予政策性补贴,疫情后为促进经济增长,加大补偿力度,并对制造业实施减税、减费、低利息贷款等政策,从而推高了产能,造成中国冲击2.0。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统计,全球钢铁过剩产能逾5.5亿吨,多数来自中国企业。

2023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创7年新高,年增36.2%,但价格较一年前却下降了20%至30%;太阳能板便宜到可当篱笆用;还有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电动车。

据日经新闻调查,在五千多家中国上市公司中,2023年上半年获得中共政府补贴的前十大企业中,有五家是电动车或电动车电池制造企业,且补助金额均逐年倍增。其中,比亚迪获得补贴17.8亿元人民币,年增长近3倍。

美国智库战略与研究中心(CSIS)推估,中共政权投入1730亿美元,用来补贴新能源汽车企业,希望占据该产业的主导地位。

今年2月,比亚迪推出一款混合动力车,其零售价格仅略高于1.1万美元。能获得如此高的性价比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得了中共政府的特殊补贴。

谢田指出,中共政府通过政策性补贴,做大行业,并在国际市场上“搞低价倾销,事实上就是要打败外国的竞争对手。不赚钱,也要销售,也要卖——就是为了把对手打垮。打垮对手以后,中共当然希望垄断市场,垄断天下。”

其实,中共搞的不是市场经济,而是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规模效益,目的是把企业做大、做强,具有绝对的垄断力量。

他强调,“中共一旦垄断了国际市场,一定会把价格再提上来。到那时,其它国家的汽车产业已经被它摧毁了,大家可能都没机会反击了——这就是中共的手法。”但是,“这是欧美不能接受的。”

全球贸易反击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共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加之钻相关贸易优惠的空子,使中国的廉价商品向世界倾销,并形成了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相当份额。

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多年占据全球市场三分之一;自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家具出口第一大国,目前产值为全球的35%以上;中国产家电中,洗衣机、冰箱的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空调超过80%,出口规模为世界第一。

2023年,中国贸易顺差飙升,总贸易额顺差约为8000亿美元。

日本媒体刊文表示,所谓习近平经济学,就是要把“产能过剩”的副作用向全球转嫁,并试图以高科技制造业填补房地产的大窟窿。虽然没有几人懂得何为“新质生产力”,但欧美都在警惕中共“输出通缩”。

针对中国的产能过剩,产品倾销世界,扰乱国际市场问题,川普在2018年执政后便开始采取制裁措施,拜登政府更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共的制约,并从经贸领域扩大到外交、国防,乃至意识形态等几乎所有领域,还与日本、英国、欧盟等国际盟友联合对抗中共,遏制其继续破坏国际秩序。

4月8日,耶伦在美国驻华大使馆警告中共产能过剩、向世界倾销商品问题。耶伦在启程前就警告说,中国的电动车企业依靠政府补贴而导致产能过剩,并冲击全球市场,“扭曲了市场价格”。

2月下旬,美国商务部就中国产电动车的情报安全隐患启动调查;4月3日,欧盟宣布对中国产电池板公司可能获得补贴进行调查;4月17日,拜登呼吁大幅提高对中国钢铁及铝产品的关税,以遏制中共倾销过剩产能。

目前大多国家的本国产商品都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强烈冲击,从而开始实施反倾销举措。印尼启动了对中国进口的螺栓等商品的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在调查中国产电梯,英国在调查中国产挖掘机和电动自行车等等。

此外,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尼等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关注、应对中国在钢铁、陶瓷及化学品等领域的倾销行为。

据非营利组织Global Trade Alert统计,自2023年初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宣布了70多项针对中共出口商品的干预措施。

面对全球的贸易反击,中共财政部官员在4月8日的记者会上否认中国“产能过剩”,并声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无助于解决产能问题。中共党媒刊文声称,美欧提“产能过剩”是打压中国新能源发展,是维护霸权等。

“现在,中共面临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习近平刚刚跟德国、法国分别会面,谈此问题,但没有进展。”谢田说,“中共还打算通过墨西哥,把汽车卖到美国;美国在积极准备立法,要彻底限制。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对中共这种倾销、占领市场的活动开始反制。”所以,“中共未来可能的选项很有限,市场也很有限”。

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2023年,中共大力推进的“新三样”出口增长了近30%,合计达1.06万亿人民币。

据国际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报告称,2024年中国电动车市场规模为3055.7亿美元;至2029年,或将达到6742.7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2月的报导说,由于目前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消费不振,加之人民币走软,使得中国商品的出口价格正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快的速度下跌。

专家警告说,中国的产能过剩,正在向全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各国都在对应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很多经济专家认为,这对新兴市场,尤其是对与中共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影响最大。

FIM Partners分析师表示,中共用了20年时间(自加入WTO起),摧毁了新兴市场制造业的竞争对手,或将它们挤出全球市场;如今则威胁到包括先进国家在内的全球市场。

魔鬼在统治着我们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中共的科技发展不是为了加入世界高科技行列,与各国平等竞争,而是要用卑劣的手段把对手彻底干掉,打垮西方的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从而称霸世界。中共发展科技实力的目的是服务于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是为了共产主义最终统治世界。”

谢田也表示,“中共一向是以经济为先导,以政治为最终的目的。它以前的对外援助和投资一带一路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经济投资活动,都是有政治目的。”

“中共通过商品倾销、占领国际市场等经济活动,扩大世界影响力,壮大共产党政权,称霸世界。然后,再推进它的共产主义和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补充说。◇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产能过剩大量裁员 中国光伏业或将大量烂尾
美中经济工作组会议结束 美关注中国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冲击全球供应链 中共遭美欧谴责
【环球直击】耶伦见中共央行行长 重申产能过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