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台湾2+2”摄影展 呈现宝岛活力

人气 149

【大纪元2024年05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曼沅立陶宛维尔纽斯报导)虔诚祭拜的信徒、专心工作的妇女,5月16日“台湾2+2”(Taiwan Two and Two)巡回摄影展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开幕,诸多台湾街景和台湾人生活百态吸引往来游人目光。

2024年5月16日,驻立陶宛台湾代表王雪虹(右)与立陶宛台湾论坛主席/前外交部政务次长阿顿梅纳斯(Mantas Adomėnas)分享台湾文化。右后为台湾摄影师杨哲一。(徐曼沅/大纪元)

活动策展人、摄影师马立优(Marius Jovaiša)表示,此次展出自己和波克斯提斯(Saulius Paukštys)以及台湾摄影师杨哲一和潘劲瑞的作品,透过四位摄影师的镜头,呈现台湾多样的生活形象。

2024年5月16日,立陶宛摄影师波克斯提斯(左)、马立优喜爱台湾文化。(徐曼沅/大纪元)

“台湾2+2”巡回摄影展将在立陶宛四个城市巡回展出,首场于维尔纽斯高级商场Panorama举行开幕式,之后将移展至考纳斯(Kaunas)、希奥利艾(Šiauliai)、克莱佩达(Klaipėda),让不同城市的立陶宛民众都有机会一睹台湾风光。

2024年5月16日,策展人立陶宛摄影师马立优介绍台湾摄影作品。(徐曼沅/大纪元)

马立优认为台湾与立陶宛人民都非常热爱与珍惜民主、自由,并同样地勤奋与认真工作,他希望藉由此次展览,让更多立陶宛人认识台湾文化。此次摄影题材呈现台湾社会的多样性,包含庙宇庆典以及民众工作和生活等丰富街景,甚至还有台湾总统选举期间竞选活动等有趣的画面。

波克斯提斯为立陶宛后现代摄影的先驱之一,他的“万花筒”系列作品超越了传统摄影的界限,运用丰富的色彩处理,展现台湾社会旺盛的活力。许多观展民众仔细观察波克斯提斯所拍摄的招牌与商店,想要一窥台湾社会风貌。

2024年5月16日,(左起)参展摄影师波克斯提斯、马立优和杨哲一,与驻立陶宛台湾办事处代表王雪虹(左二)自拍互动。(徐曼沅/大纪元)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代表王雪虹参与开幕致词时表示,看到这些照片让人“想家”。她很高兴能借此摄影展让立陶宛主流社会“看见”台湾,同时也让在海外打拼的台湾人借此一解乡愁。

王雪虹认为,透过立陶宛与台湾摄影师的镜头,让立陶宛人对台湾有初步了解。虽然每位摄影师的主题与呈现手法迥异,但都传递了台湾社会强劲的生命力。她告诉大纪元记者:“自由跟民主都深深植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这些照片,除了漂亮的构图与取景,也传递了台湾社会的各种讯息。

杨哲一也亲赴立陶宛参与开幕典礼,他曾是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大学时攻读自然保护,所以其摄影作品兼具构图与展现人跟环境之间的冲突和反思,深具启发性。

王雪虹认为,如果没有自由与民主这样的社会背景,很难产生像杨哲一这样的作品。此次展览的作品都非常“忠实”地呈现台湾,王雪虹说:“每个民主国家内部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声音,这就是民主的展现,我们应该乐观其成。”尽管近期立陶宛的总统大选,引发对台湾与立陶宛双边关系的杂音,但王雪虹强调:“不要忘了,民间也有很多支持台湾的声音。”

立陶宛外交部前政务次长,现任立陶宛台湾论坛主席阿顿梅纳斯(Mantas Adomėnas)以及立陶宛文化部次长加斯帕拉维丘斯(Vygintas Gasparavičius)和立陶宛密可拉斯•罗密利斯大学(Mykolas Romeris University)校长、国际关系顾问等人亦出席参与摄影展开幕典礼。

阿顿梅纳斯曾多次造访台湾,并获台湾外交部颁赠“睦谊外交奖章”。他认为台立双方有许多值得互相学习的地方,他鼓励立陶宛人认识台湾文化,他说:“我们都处在侵略性、威权主义的阴影下,但也因此孕育出充满活力的自由文化,与传统艺术结合。”

阿顿梅纳斯认为台湾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先进的科技发展,是揉合创新与传统的混合体;而这些特征都是立陶宛人所喜爱的。他相信立陶宛观众会非常欣赏台湾文化,并喜爱“台湾2+2”摄影展。◇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旅游不慎弄丢钱包 韩国网红见证台湾之美
“台湾之美”欧洲巡展 日内瓦WHA倡议开跑
“台湾之美”德国汉堡开跑 艺术经贸交流
“台湾之美”欧盟新闻中心开展 比利时乡情最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