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从挫折到推向国际 魏瑞廷有机米之路

常有机关团体来参访。(魏瑞廷提供)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4年05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台东报导)“刚回池上,面临稻子卖不出去的困境,妈妈离世也让我顿失依靠,而且前几年都在帮忙还债,我虽在公务机关上班,但需要处理10公顷有机田,孤独和压力不断浮现。”台东池上青农魏瑞廷提到回乡初期的艰难。

魏瑞廷表示:“追肥,是有需要再补有机肥,不是全面洒。
魏瑞廷表示:“追肥,是有需要再补有机肥,不是全面洒。(魏瑞廷提供)
池上美丽风光。
池上美丽风光。(魏瑞廷提供)
公职下班后,在田间工作常常到晚上十点。
公职下班后,在田间工作常常到晚上十点。(魏瑞廷提供)

孤军奋战

当时年纪尚轻,才32岁。“我必须全力兼顾农事与公务工作,转眼间已过了15年。”魏瑞廷感慨的说。现在情况不同了,产品卖得出去了,也没有滞销的问题,欠的钱也都还清了。他提到:“现在家人都平安,最可惜的是母亲不在了,但我仍努力把有机部分做好,继续照顾曾支持过我的消费者。我放掉了许多东西,但没有放弃有机农业,希望能持续照顾我们的老顾客。”

池上稻米抽穗的情况。
池上稻米抽穗的情况。(魏瑞廷提供)

这几年来日复一日,一年二期稻作,魏瑞廷表示:“一月中旬21日左右插秧,然后进行补肥和追肥的工作。为了避免日间高温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常常在凌晨4点左右开始工作,工作到早上7点,回家洗澡赶去上班。下午6点再度开始工作,有时甚至忙到晚上10点才回家。”由于父亲年纪大了,魏瑞廷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作业,下班时间不是施肥,就是在灌溉稻田,幸好经验越来越丰富,运用了AI技术。魏瑞廷表示2023年干旱和小犬台风,损失了六十几万,因为风灾造成了病害和虫害。他提到:“虽然我是利用地下水抽水灌溉,水源基本充足,但气候变化对水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我们农场的微气象站资料,水源逐渐减少,雨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充足。”

魏瑞廷亲自操作每一个环节,包括施肥。
魏瑞廷亲自操作每一个环节,包括施肥。(魏瑞廷提供)

开启海外市场 连教宗都吃过

魏瑞廷的米不仅让教宗品尝到台湾的美味,更在澳门科学博物馆展出,并受到英国金融时报的专访。这一成功不仅打开了外销之门,更将他的米带到了美国和亚马逊线上平台。

魏瑞廷提到:“为了销售到美国,需要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严格检验。而他们关心的不仅是有机认证,更看重生物多样性的拍摄记录,这展示了生态安全,确保了米的品质。”

开启海外市场 连教宗都吃过。
开启海外市场 连教宗都吃过。(魏瑞廷提供)

魏瑞廷在田间设置了红外线摄影机,主要是为了记录生态轨迹。透过使用有机肥料和无毒管理,他让环境中的动物能够安心穿梭,同时也判断出这是有机种植所带动的生态平衡。当某些生物减少或突然消失时,这是受到污染的警讯。

魏瑞廷强调农业需要结合经验与AI智慧。
魏瑞廷强调农业需要结合经验与AI智慧。(魏瑞廷提供)

区块链管理的认证

他的无毒稻米产品通过区块链管理,不仅在台湾获得了认证,还亲自支付了上万块的快递费用,把100公斤有机米送到近万里外。中华民国驻教廷大使捧着米袋,扫描了米袋上的二维码,连结到完整的田间数据。这使得教宗可以看到红外线摄影机记录的环颈雉、红冠水鸡、花嘴鸭,可以看到每一期稻作的种植历程。

环颈雉出现,魏瑞廷说再一个月就可收割了。
环颈雉出现,魏瑞廷说再一个月就可收割了。(魏瑞廷提供)

在产销履历方面,魏瑞廷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再加上物联网技术,让我们可以实现即时监控农田状况,并将相关资讯储存在云端。从农田到米袋,消费者可以透过产品的代码追溯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种植、碾米、包装等,这样消费者就能够更信任产品。有些消费者甚至会特地前来种植地探访,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惊喜,从来没有想到一包米背后的故事还可以如此丰富。这样的方式让消费者更喜欢这个品牌。”

魏瑞廷田间除草采人工方式。
魏瑞廷田间除草采人工方式。(魏瑞廷/大纪元)

他进一步分享:“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一直以消费者为导向。例如,在香港,他选择以元朗、新界为主要销售地点,而不是繁华的九龙或尖沙咀。”他明白购买米的对象,因此清真认证成了他成功打入杜拜市场的关键因素。

区块链管理的认证。
区块链管理的认证。(魏瑞廷提供)

经验与智慧

魏瑞廷强调农业需要结合经验与智慧,即便有AI技术,仍需要人工巡田。

魏瑞廷表示:“我坚持使用有机稻田的原则,所以我不会烧稻草。许多人认为烧稻草可以防止病害,但我认为稻草对土壤很重要。习惯将稻草用耕耘机打入田里,增加土壤通透性,就像给土壤按摩一样,让土地得到适度的休息。”

魏瑞廷采用地下水,避免污染。
魏瑞廷采用地下水,避免污染。(魏瑞廷提供)

此外,他分享田间管理技巧:“目前10公顷的地,每一期会下16万元的有机肥料,使土壤获得充足的养分。我不使用无人机来下肥料,追肥我都是亲自下田,观察哪里不足再追加,虽然这样比较累,但肥份较均匀。”

对于病害,魏瑞廷坚持不喷药的原则。因为一旦病害发生,会对收成造成很大损失。他提到:“以前有过病害的经验,一次可能会损失约5万至10万公斤的产量。所以我尽量避免病害的发生,如虫害则会尝试用生态的方式管理,例如利用老鹰偶驱赶鸟害。这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需要搭配当地环境。”

魏瑞廷的有机田,可以线上看到丰富的生态。
魏瑞廷的有机田,可以线上看到丰富的生态。(魏瑞廷提供)

关于行销

魏瑞廷表示:“我并不是使用单一的方式,而是采用复合式的方式。我参加过一些行销课程,将其中有效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包括网路行销、故事行销等。网路行销在这个时代非常重要,建议多利用社群媒体进行宣传。”

魏瑞廷感谢支持他、帮助过他的人。
魏瑞廷感谢支持他、帮助过他的人。(魏瑞廷提供)

致敬消费者 积极做公益

行有余力,他会造访文健站、社区或部落,送物质也好、母亲节送上康乃馨也好,九月将开始攻读法律研究所,希望把自己欠缺的通通学起来,让家乡的风景、人文,物产都能一起行销到海外。

魏瑞廷感谢陈协和碾米厂帮助他碾米,也感谢15年来一路支持他的顾客,让他有机会找到台湾米全新的价值与荣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用心经营,并不断追求卓越。

魏瑞廷经常回馈做公益。
魏瑞廷经常回馈做公益。(魏瑞廷提供)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