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政府“不务正业” 公务接待成重要工作

人气 2316

【大纪元2024年06月27日讯】在中共要求各级政府准备长期“过紧日子”的当下,沉重的公务接待账本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共官僚体制的另一面。

《半月谈》6月26日报导,中国西部某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全县重大公务活动的接待工作。该服务中心2023年的公务接待帐显示,当年公务接待总量为270余次,公务接待总费用82万余元。

从公务活动的内容来看,迎接上级检查、调研两类活动的数量排在前列。98次迎接上级检查类公务活动基本覆盖扫黄打非、信访维稳等30余项具体工作,占公务接待总量的35%左右。公务活动内容包含“调研、考察”的共有89次,占公务接待总量的32%左右。

该县一名负责人说:“有的工作,上级部门一年要来督查好几次,每次都是来一堆人,县、乡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得陪同接待。”

西南地区某镇2022年公务接待支出20余万元,共接待540余批次,超过3300人次。

为了应对繁重的公务接待任务,该镇几乎把所有公务接待都安排在镇政府食堂。该镇有关负责人说:“部分接受公务接待的人员会按照每人每餐30元至40元主动交纳餐费,我们就直接把这笔钱入食堂的帐,用于食堂运转。”

西南地区某县政府直属部门2023年国内公务接待超过300批次,3600余人次,公务接待总费用30万元左右。如果一年按照250个工作日来计算,该局作为全县最重要的县直部门之一,平均每个工作日需接待1次以上,平均每次的接待费用超过1000元。

“为了落实严格过紧日子的规定,2023年度本部门的‘三公经费’约为40万元,比上年减少不到1万元,降低2%,其中公务接待费较上年减少1万余元,降低4%。”该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与县直部门的“三公经费”相对宽裕相比,部分乡镇的公务接待经费就显得特别紧张。在西部某县的一个镇,“三公经费”决算表显示,该镇2021年、2022年的公务接待经费决算数均为0元。

该镇有关负责人称,“实际上公务接待费用每年都有,但镇政府的财政拿不出钱来报账,无法及时按年度报账,所以体现在报表上,接待费降到了0元。”

《经济参考报》曾于2017年报导,内蒙古“扶贫”检查评比次数频繁,一个旗(蒙古地区的行政区划)在半年时间内,接受了2次全区“大检”、3次“小检”,“迎检”已成全旗头等大事。

这个旗一名官员透露,一次为迎接另一个旗县来交叉检查,全旗花在培训、差旅费、接待费上共计20万元,这20万元至少够给20个贫困户每家买头牛了。

到了2019年,即中美贸易战第二年,中共当局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勒紧腰带”,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2022年10月,当局在通报中央及地方的“三公经费”情况时,曾八次提到“过紧日子”。

2023年3月,中共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他强调,“政府过紧日子不是短期应对措施,而是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

责任编辑:李净#

推荐阅读

中共地方政府债有多严重?知名学者爆内幕
河南交通部门敛财手段曝光 官员透露财政没钱了
中共没钱了 各地购房补贴延迟兑现 长达3年
内蒙扶贫乱象:地方官应付检查一次花费20万

相关新闻
“完不成指标别下班” 上海交警密令曝光
数十货车司机在甘肃被指毒驾 被迫编吸毒史
河南交通部门敛财手段曝光 官员透露财政没钱了
中国医保费用翻倍 农村出现“断缴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