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进党新宪议题来势汹汹 在野冷处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5日讯】中央社记者管中维台北五日电 / 身兼民进党主席的陈水扁总统宣示二00六年催生台湾新宪法,拉高明年总统大选选战层次,议题设定效果显着;在野的泛蓝阵营被迫采取“冷处理”,似乎在宪政议题发言主导权暂居下风,仍坚持以经济民生政策牛肉因应,试图赢得选民信赖。蓝绿过招,谁胜谁负,尚待选票验证。

国亲联盟九月中旬提出教育政策主张,在教育议题发言权中抢得先机,为了不让主导议题气势中断,国民党主席连战心急如焚,频频要求所属尽速研提下一个议题。不料,陈总统却在此时抛出催生新宪法议题,不仅为政坛投下震撼弹,也一举夺得议题主导权,在野党一时之间招架无力,只好暂时冷处理,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陈总统在九月二十八日的民进党党庆活动中提出“二00六年催生台湾新宪法”宣言,随后又进一步阐述新宪法概念,提出十一项宪政议题,民进党并剑及履及,立即宣布组成宪政小组进行相关的研究,在大选前提出总统制等宪政主张,且新宪版本将交由公投决定,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指出,目前有必要修改的宪法条文高达六成五,修宪与制宪无法一刀切割,重点是国家领导人有责任站出来“登高一呼”“催生”,为台湾勾勒愿景,凝聚深层国民意志;除此之外,民进党也已着手研拟经济、政府执行力、政府债务、教改、地方建设等五大议题文宣品,将发送到全台各地,把许多数字摊开在阳光下,让大家来论辩。 

由此观之,民进党似乎有意借着抛出新宪法议题,提出最高层次的宪政议题,勾勒国家宪政架构发展愿景,再推出经济民生等议题,换言之,陈总统提出的新宪主张无疑是站在制高点,掌握2004年总统选战节奏,与泛蓝阵营一再强调经济民生重要性的策略有明显区隔,且十一项宪政议题具有扩展性及延续性,并有逼迫在野党对相关议题表态的压力,有利发挥议题设定的效果。

事实上,民进党抛出新宪议题后,在野党立即陷入回应与否的难题,如果不回应,会让外界认为没有立场,甚至认同的错误印象;一旦回应,容易掉入随之起舞的陷阱,更何况,如果回应不当,后果难料。回应或不回应都有所顾虑,就选战议题而言,执政党的出招,明显已掌握主动权,反观在野党似乎被迫转攻为守。

不过,国民党经评估后认为,民进党此时提出新宪议题应是选举语言,目的是为了巩固基本盘支持者的选票,并企图刺激中共强烈反应,国民党不须随之起舞,因而决定对陈总统的新宪议题低调回应,采取冷处理的态度,上下口径一致,均认为所谓的新宪说不过是执政党的选举语言,以避免陷入口水战。  

国民党内部分析,民进党抛出新宪议题,主要是想占据新闻媒体版面及时段,引起各界讨论,表面上掌握议题设定效果,但新宪议题只是选举语言,只要泛蓝反应得当,民进党新宪议题在选战的议题设定效果就会减低,因此国民党现阶段还不急着提出更强烈的议题,但仍应适度回应,表达积极的态度。

为此,连战在新宪说提出数天后做出具体回应时表示,新宪说经过四十八小时的沉淀,从制宪变为修宪,是无聊的选举花招,制宪与修宪不同,这样的转变是开了全民一个玩笑。

他并强调,国民党也同意修宪,对于当前宪法问题,国民党也有宪政修宪草案,但会呼应人民意见,得到共识后,就可以逐步推动,这需要协商,不是单方面宣示即可推动。

国民党甚至认为,选举之中,对政治议题高度兴趣的选民仅占一部分,目前民众最关心的还是与切身相关的经济、治安及教育问题,宪政议题虽然重要,但不是民众生活当务之急,而国民党的特质是稳健、安全、可靠,应呼应主流民意推出经济民生各领域的具体政策主张,或许这些主张没有这么高爆炸性的新闻效果,但却是中道做法,才能吸引中间选民。

尽管如此,国民党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仍然对民进党的新宪说不敢掉以轻心,认为在野党应提出更强而有力的主张,超越新宪主张,一方面争取选战的议题主导权,一方面减缓新宪说带来的冲击。

总统大选选战升温,民进党新宪议题来势汹汹,提出国家宪政发展蓝图,但泛蓝仍信心满满,持续以政策牛肉因应挑战。蓝绿阵营你来我往各出奇招争取选民支持,到底谁是最后赢家最后还是得看民众的选择。(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