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冰棚崩解,二氧化碳是元凶吗?

人气 66
标签:

【大纪元11月7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请听由韩启贤制作的新闻专题:〔5分27秒〕

科学家在今年九月发现,北极最大的一座冰棚列成两块,海冰与河冰正在快速融化,许多冻土开始慢慢解冻,苔原上已开始生长灌木,到底地球逐渐变暖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又会造成什么影响?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佳表示,地球暖化要责怪人类过去五十年来不断的烧媒、烧石油,煤和石油中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温室效应于是产生。周佳助理研究员说,。此外,造成全球暖化的助力是极地的冰雪反射率逐渐减小,原本大片面积的冰雪经过暖化后,面积变小,可以反射阳光的区域跟着变小,温度自然上升,平均来说,台湾在过去二十年上升摄氏一度,但在两极地区已经上升了摄氏四度。 另外,在是全球暖化后,极地的冻土苔原地开始生长一些植物,这些植物死了后被埋在土壤里,隔年再长新植物,就这样循环下去,在土壤里会蓄积很多的二氧化碳,一旦持续暖化,原本有冰雪覆盖的地方渐渐不再有冰雪时,积压几千万年在冻土里的二氧化碳开始有机会释放到大气中,空气中二氧化碳一多,温室效应自然增强﹔而且温度上升造成二氧化碳变多,温室效应又再增强,形成恶性循环。不过,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真的让地球越来越热了吗?台湾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明德教授提出另外一种看法,陈明德教授指出,大部分人认为北极冰棚崩裂的原因,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加,造成温室效应所导致,但是,根据古海洋学与古气候学的研究观察,他认为这种暖化的趋势可能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大自然很可能在下一个十年,气候就开始突然转冷了,这种气候的变化在过去数万年的时间里,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把这种因素考虑进去,地球暖化的问题或许就不需要这么忧心。陈明德教授还表示,最近这一个世纪是近一千年来最温暖的世纪,而且最近十年是更为暖化。如果我们要担心地球暖化的问题,要很平衡地看这件事情﹔陈明德教授说:。因此,我们也要担心气候是否会变冷,要持平看,因为自然界自有一种平衡的状态。此外,南北极冰棚开始融化的时候,是〔反馈〕的一种,这是气候变冷的机制﹔冰棚或冰山融化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淡水,淡水到达海洋之后,会造成〔温盐循环〕变慢,气候开始变冷,一但进入这种状况,是下一个冰河时期,气候变冷要来临的前兆。依照过去的数据,一但温盐循环变慢,短则五十年,长到两三百年,气候可以从极暖变到极冷。过去七万年到十万年之内,科学家已由研究观察到十几次这样的转变﹔不过,依照目前的研究还无法预测气候快速转变何时会来。陈明德教授指出,促成气候变化的因素相当多而且复杂﹔因此,在开始忧虑全球暖化之前,许多古海洋学者会建议,大家要先确认到底人类对过去的气候变化了解多少!另一方面,地球逐渐变暖是一个事实,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土地变小﹔在过去三百年,北欧区的海平面上升约二十公分,超越全球其他地区。周佳助理研究员指出,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全球暖化后,海水温度上升,造成海水体积膨胀所导致;其次是全球暖化后,极地的冰雪融化,全球水变多了,因此台风、水灾也有规模变强的趋势。 同时,全球暖化后也造成降雨偏多,平均降雨量一年增加一百到二百公釐,不过增加的部分不是平均分布,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区域。而且,全球冰川融化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台大大气科学系柳中明教授表示,有些地方像是南极与格陵兰就不太明显,但有些地区就很明显﹔其中,北极地区可说是全球暖化的一个指标。柳中明教授还指出,全球暖化的趋势,在台湾可以看到气温持续上升,像是今年的温度就相当高,基本上我们和全球一致,因为全球的气候也一直在上升。台湾在夏天出现热浪与暖冬概率高,像是热浪与干旱等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也会增加,或是突然出现强烈寒流与豪大雨。同时,台湾连续两年干旱,而明年干旱的概率依然不小。柳中明教授说,。而周佳研究员也指出,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冰雪融化不会对台湾造成立即的影响,只是某几个天然灾害的规模会变得强一些。〔中广记者韩启贤在台北报导〕

相关新闻
NASA:卫星影像显示北极冰帽快速溶解
北极冰帽加速融解 地球暖化加剧
受海洋暖化影响  南极洲冰架逐渐崩离断裂
马斯克加入AI战局 预言人类将失去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