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刚发生地震 未来豪雨要防土石流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1日讯】(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十一日电)依据台湾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地质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地震波传到山区使石头、植栽、土壤崩落,不是立刻冲到中下游,是留在山区,再有台风豪雨发生时就会冲下,土石流因此产生。台湾岛面对昨天台东外海刚发生大地震,未来如有台风豪雨发生,就要特别注意防范土石流。

台大与剑桥大学地质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台湾岛之侵蚀、迳流变化与地震间之关系”今天发表在全球知名科学期刊“Nature(自然)”,台大地质系教授陈宏宇表示,台湾岛近半世纪地质变动快速,侵蚀率上升,主要是地震造成土石崩落、台风引起的山崩及土石流。

研究即发现台湾东部、中部、西南部侵蚀率较高,北部较低,虽然平均全岛侵蚀率每年五点二厘米,分布在活动断层带邻近区域的侵蚀率有些则达到每年六十厘米,北部、西部地区仅每年一到四厘米,由于侵蚀一直在进行,台湾河流的疏砂从北到南都在进行,浊水溪每年疏砂量五千四百公吨,高屏溪每年四千九百公吨,卑南河每年八千八百公吨。

陈宏宇说,在台湾可以很清楚看出地震与侵蚀间的关系,公元一九九九年南投集集九二一大地震后,公元两千零一年的桃芝台风与后来的纳莉台风带来的豪雨,使浊水溪疏砂量暴增为二亿四千万吨,相当于印度河从喜马拉雅山脉冲刷下来的一年疏砂量二亿五千万吨,显示地震对于侵蚀的发生确实有显着影响。

台风期间丰沛的雨量形成山崩与土石流使沟谷中沉积物来源增加,从河川冲刷变化量与侵蚀率对比资料,也可发现台风发生频率较大时,河流冲刷变化量也比较大,台湾岛的迳流冲刷变化量最大地区是东部,其次是北部、南部,西部地区最低,原因是西部可受中央山脉保护减低台风威力。

陈宏宇分析说,河川冲刷疏砂的粗颗粒在中、上游堆积,造成平原区松散,对于居住有负面影响,较细较轻的砂石冲到河口与海洋,仍可做建材,冲刷的石头把河床垫高后,大量的土石粗粒堆在沟谷中,正面效应是砂石财富,负面是下次大雨冲刷侵蚀时,容易危害河岸居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至于滥垦砂石,陈宏宇表示,是对地方地质演变不好,因为可能产生漩流,防范之道是要长程管理。陈宏宇指出,台湾岛浊水溪的疏砂量近年虽然因侵蚀率提高而达到每年二亿四千万吨,与印度河每年疏砂量相当,但地质变动切割隆起与喜马拉雅山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台湾岛面积六万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则显得地质变动太快速,也引起全球学者注意研究。(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