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人美食--肉骨茶

湛云

人气 98
标签:

如果您初来乍到马来西亚做客,您可能会对本地华人把肉骨茶当作早餐的饮食习惯,感到颇为不可思议。一大清早就吃的如此丰富,又肉又饭又汤的,吃下去后,午餐还吃得下吗?可是本地华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一辈,对肉骨茶更是情有独钟,有些人习惯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肉骨茶,风雨不改。不过,现代人多是注重健康的,每天都吃肉骨茶的应该不多见,毕竟肉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一星期吃上一两回的应该大有人在吧。

若您没来过马来西亚,或是没吃过肉骨茶,不晓得肉骨茶为何物?现在就让我来给您介绍一下本地最著名的华人美食--肉骨茶。

肉骨茶,虽然有个“茶”字,实际上却和茶扯不上关系。而是一种用肉骨和药材煮出来的肉汤。据说肉骨茶源自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巴生港,所以有些卖肉骨茶的餐馆,招牌上都以“正宗巴生肉骨茶”为号召。巴生港曾经是马来西亚最繁忙的港口,当年很多南下的中国移民,即使我们的先辈们,有很多都在那里当苦力,搬运货物。其中不乏药材之类的货物,搬运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些药材掉落在地上。于是,克勤克俭的先辈们,就把掉落的药材拣回去,买点肉骨来和药材一起熬成汤,就是滋补美味的一餐。因为味道实在太棒了,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甚至名扬海外。

为什么肉骨茶会当作早餐来吃?这点我倒无从考究,打从我小时候开始,父亲就经常在早餐的时段带我去吃肉骨茶。我记得当时的肉骨茶档,一大早就开档做生意,老板煮好几个大锅子的肉骨茶,有时还不到中午,锅子就都见底了。所以,当时要吃肉骨茶还要趁早,去晚了就只能望锅子兴叹。后来卖肉骨茶的餐馆越开越多,就连午餐、晚餐时分也有在卖肉骨茶的,甚至卖到凌晨、午夜时分的都有。也就是说,本地华人不只把肉骨茶当作早餐,也当作午餐、晚餐、甚至夜宵的。

卖肉骨茶的餐馆越来越多,各家的秘方也都不一样,只是药材方面,基本上离不开当归、桂皮和八角这三种,加上肉骨和蒜头,也有加胡椒粒的,长时间的熬煮,就是一锅香味四溢的肉骨茶。肉骨茶又分成黑白两种,指的是汤汁的颜色,有加酱油膏颜色比较深的,和没加酱油膏颜色比较浅的。据我所知,这是因为籍贯不同做法不同的关系,我记得这两个籍贯是指福建人和潮州人,至于谁的肉骨茶汤是深色,谁的肉骨茶汤是浅色,我就没去记。

传统的肉骨茶是盛在画有公鸡图样的大碗公里,配上一大碗白饭,另外有个酱油碟装着淋上酱油膏的切片红辣椒,当然还少不了一壶热茶。以前卖肉骨茶的,饮料方面就只卖中国茶,档口前一定放着一个燃烧着的火炉,火炉上就是一大壶的热水,供客人自己添水。肉骨茶的材料,倒不单只是肉骨、排骨而已,还有带肥肉的肉块、猪尾巴、猪肝、猪腰和粉肠,不过那算是加料,要另外计费的。小菜方面是切块的油条、焖煮得非常入味的咸菜和焖猪脚。猪脚应该不算是小菜吧,印象中卖肉骨茶的,菜单中都少不了这道焖猪脚。油条是拿来蘸汤汁吃的。我最爱吃的是那用猪油渣焖煮的咸菜,带点酸味,可以中和肉骨茶的油腻。

后来有人发现用砂煲来盛肉骨茶,有不错的保温效果,于是,砂煲肉骨茶便渐渐的流行起来。现在去吃肉骨茶,十之八九都是砂煲肉骨茶,用碗公的已经不多见了。自从砂煲肉骨茶开始盛行后,肉骨茶的内容起了一些变化,添加了许多配料,有炸过的腐竹、豆腐泡、香菇、蘑菇等;小菜方面也更加多样化,有卤腐竹、卤花生、烫青菜、葱油豆腐等;有些还兼卖咖喱鱼头、亚参鱼头(亚参是一种酸辣的煮法)、猪脚醋等。这是老板招揽生意的手段吧,让顾客有多点选择。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传统的肉骨茶,味道比较单纯,另外多叫一碟咸菜就够了,这样子才能真正的品尝到肉骨茶的鲜美。吃肉骨茶时,一定要先喝一口汤。肉骨茶的好吃与否,取决于它的汤。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肉的鲜味、药材的香味,全都参入汤水中,这汤有多美味,就不必我多做解释了。若您觉得汤太好喝,欲罢不能,一下子就把汤水给喝光,还想再喝的话,那您就得另外再叫一碗肉骨茶,通常肉骨茶的汤水是不免费供应的。因为汤水有限,煮肉骨茶的时候,汤水和肉的分量比例是一定的,否则汤多肉少,或肉多汤少,就不可能煮出如此美味的肉骨茶。

介绍到此,您是否感觉到口里的唾液、肚子里的胃酸都在不断的分泌中,恨不得立刻就品尝到马来西亚的华人美食肉骨茶?除非您不吃猪肉,否则,有机会到马来西亚一游,千万别错过品尝肉骨茶的机会!@(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感念侨委会协助 侨生医师偏远山区义诊
南洋华侨青年返回金门展开寻根之旅活动
微软下一代视窗软件Longhorn遭盗版
日本和东盟举行反恐怖会议  加强区域合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