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看伊拉克新局面的国际影响

标签:

【大纪元4月1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陈苏4月15日报导) 美国打赢伊拉克战争后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伊拉克新政府,这被视为是美国要在中东地区推行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观察人士认为,中东局势的改观也可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对世界其他地区以及中国带来某种影响。

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重新审视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香港时事评论员何亮亮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美国认为中东已经成为伊斯兰世界反美分子孳生的温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项目主任朱锋教授说,美国从重建伊拉克下手,希望在中东地区注入西方思想及价值观,加速该地区政治结构的转型。

*重回世界石油市场有利中国*

朱锋说:美国现在认为它拿伊拉克开刀,很重要的是要进行中东地区现状的变更,这种变更就是要美国所推行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价值,包括市场经济逐步推行到中东地区,以此来消除穆斯林反美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这个转型进展顺利的话,伊拉克的经济形势能够很快扭转,人民可以享受民主自由的权力。

香港时事评论员何亮亮认为,那将对整个中东世界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在中东地区实现美式民主不会象打赢伊拉克战争那样是一个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但北大教授朱锋认为,人们将会很快看到,有着世界第二大石油储藏量的伊拉克重回世界石油市场。朱锋说:美国这次伊拉克战争的结果将会使得伊拉克重新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伊拉克的石油也会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开采。所以这样也会给中国在海外的石油投资和石油开发带来新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石油战略的一个新的转折,也会带来更多的新的机遇。朱锋教授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石油进口大国,每年进口石油的百分之50到60来自中东地区。中东地区保持稳定意味着中国能源来源的安全。朱锋教授说,伊拉克战争对中国重新思考能源战略安全带来深刻影响。他说,中国在对进口能源依赖性不断提高的同时正在寻找新的途径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其中包括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更多地对外进行石油投资,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石油交易或者买卖,以便克服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动荡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朱锋教授说,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对外贸易已经超过百分之40,所以中国需要国际市场的良性发展。特别是美国市场的景气与否对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他说,美国市场是中国出口商品净盈余的主要来源,这部分来源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全面报导伊战提高人民信息权利*

香港时事评论员何亮亮说,除了经济因素之外,伊拉克战争从政治方面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实际上,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过程中希望得到更多知的权力,得知更全面真实的新闻,更详细的战争资讯,已经促使日益市场化的中国媒体在对这场战争的报导形式上发生了变革。何亮亮说:中国的官方媒体,不论是电子媒体还是平面媒体长时间,而且是非常直接地报导伊拉克而且还做出评论,本身对中国媒体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中国的老百姓一旦接受这种进步之后,就会习惯于这种直播的,不受事先审查的新闻报导的方式,胃口就会提高,老百姓不仅对于伊拉克战争,对其他方面的新闻要求也会一样。

旅美政治活动人士,北京之春总编胡平说,从中国国内的网站上就能清楚看到,老百姓对萨达姆的倒台叫好喝彩,并且不加掩饰地表示对中国一党集权专制的不满。他说,萨达姆的垮台对拒绝民主改革,坚持一党独裁的中国政府构成了更大的压力。胡平说:这次战争让人们最欢呼的一点就是萨达姆独裁专制暴政的垮台,这个事情毫无疑问就像多年罗马尼亚齐奥赛斯库,和其他独裁暴政的垮台一样,都好对现在还存在的专制政权构成一种新的心理打击。这对中国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潮流构成鼓舞。

*美国经济繁荣将可带动全球景气*

有观察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美国的稳定就是世界的稳定,美国经济的繁荣就会带来全球经济的景气。对于已经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中国来说,中国需要美国的稳定和繁荣。胡平说,如果这场伊拉克战争能够起到对恐怖主义的威慑作用,从而降低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那将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有助于全球秩序的稳定。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焦点】凌锋:SAR借SARS偷袭﹐立法会群魔乱舞
余杰:韦塞尔为什么支持美国对伊战争?
SARS压倒伊战成中国媒体头号新闻
在伊主要战斗完成  美国开始自伊拉克撤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