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带来政改呼声但胡锦涛陷两难局面

标签:

[大纪元5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季宽北京特稿)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除了民众生命饱受威胁、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知识分子对政治体制改革期望值升高,也是值得注意的焦点。不过,由于群防群治工作奏效,改革可能导致某些旧体制死灰复燃,中共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将陷入两难局面。

有几个迹象可见SARS事件带来改革呼声的端倪。

其一,日前外国媒体报导,率先揭露SARS实情的共军三0一医院外科退休医师蒋彦永如今下落不明。但是这项报导一出,蒋彦永很快就出面说明他生活如常,行动自由。这反映蒋彦永敢为天下先的行为受到肯定,稳定压倒一切已不再是官僚主义的护身符。

其二,中共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因应SARS风暴的表现,颇为知识分子所接受。他们认为胡锦涛在亲自到广东调查了解SARS情况后,立即做出撤换卫生部长张文康及北京市长孟学农的决定,并且断然采取一系列对抗SARS的措施,行事比较果断,方方面面较能顾及,如今北京疫情趋缓,胡、温是得分的。

其三,四月中旬以后,对于海外媒体的采访需求,北京尽可能予以满足,除了每日通报疫情外,记者会和采访活动更是不断,有走向新闻透明化的趋势。

其四,孟学农下台一点都不冤枉。熟悉北京情况的人士指出,北京市官场近亲繁殖太严重,从刘仁、彭真以迄陈希同,都喜欢任人唯亲,官官相护,稍有一点才具者,就以为中仿送人才之名排挤,如今恶果终于显现,否则广东发生疫情那么久,北京怎会一点警觉都没有,预期事件告一段落后,北京人事会有进一步调整。

此外,北京知识分子在谈到应急机制的建立等议题时,无不寄予厚望,他们相信这是十六大新一代领导人带来的政治改革,他们只是不知道这种改革能深入到什么程度,能持续多久。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白钢指出,SARS事件对中国大陆今后政治改革的影响不可低估,中国很快就会修宪,他的看法显然反应了北京许多知识分子的心声。

不过,也有论者指出,这次北京因应SARS的措施,例如群防群治,之所以能收效,主要是得力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一些体制。

例如以往监控民众行动的街道办、居委会,这次在早发现、早隔离等措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又如各单位的首长负责制,一声令下,说不上班就不上班,说提供保健品、消毒用具就提供保健品、消毒用具等,这些与一绦鞭式的领导体制是分不开的。

所以,他们认为,越是强调应急体系的建立,就越需要增强行政效率,而越需要增强行政效率,在中国大陆就越可能导致原来已经式微的一些体制死灰复燃。

因此,随着SARS风暴所出现的改革呼声,究竟会使中国大陆走向何方,现在下定论似乎还太早。

已故诺贝尔奖得主海耶克曾揭示,计划经济导向奴役之路;中共创党人陈独秀更早就指出,一党专政制度是官僚主义的腐败温床。因此,如何在SARS疫情过后提高行政效能的改革中,避免陷入专制体制制造官僚主义的怪圈,就成为胡锦涛的两难。北京知识分子对政改的渴求,最后会把中国带向何方?还有很多需要探究之处。

相关新闻
防SARS意大利将提前展开接种流感疫苗工作
江国强投书西雅图时报吁勿以SARS玩弄政治
SARS恐慌对欧洲航空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吕秀莲:SARS疫情将促使台商根“流”台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