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傅国涌: “三个一切” 莫成空

标签:

【大纪元6月19日讯】不久前,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吉林考察工作时,就文化工作提出了“三个一切”(即“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与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国内媒体一片叫好声,似乎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转机,对此我抱着怀疑的态度。

“三个一切”是否会在现实中走样、变味,最终落空,还要看举国上下,从文化行政当局到文化团体、新闻媒体,是否能真正以“三个一切”为准绳,将“三个一切”作为衡量文化产品、文化事业的标准。诚然要将“三个一切”落到实处,掌握大大小小权力的文化管理部门、特别是领导负有更大的责任,毕竟印把子、“刀把子” 还捏在他们手上。同时,广大的文化工作者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实践中以“三个一切”为准绳,冲破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为创造生机勃勃的新文化而贡献汗水、智慧与心血。

亿万普通百姓站在读者、观众、听众的角度,不仅是文化的消费者,更是文化的接受者、欣赏者、监督者、批评者,同样负有自己的责任。只有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三个一切”才有可能最终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

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三个一切”让我想起了八十四年前的新文化运动,那是一个未完成的题目。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等精神巨人披荆斩棘,立意要为中国引进新的文明、创造新的文化,蔡元培在北大揭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陈独秀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大旗,鲁迅志在“立人”,胡适呼唤白话文和自由主义的理想。那个时代至今令人心驰神往,午夜梦回,我常常想起那个以新文化命名的时代。

李长春指出,“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实践呼唤改革,时代要求改革,基层渴望改革。”正是在这一改革的大背景、大气候下,他不失时机地提出“三个一切”。无论你怎样评价“三个一切”,你都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符合文明大势的提法,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如果说前些日子李长春就新闻工作提出的“三个贴近”,仅仅停留在改进报道作风、报道方式等表面层次上,那么这次关于文化的“三个一切”就大大往前跨了一步。

最起码从“三个一切”的字面上看,由思想观念到具体做法、规定、体制弊端,已触及实质性问题。如果确实按“三个一切”来做,那么长期以来束缚文化发展的条条框框有可能被打破,那些凌驾在文化事业之上、指手画脚的公公婆婆面临着被抛弃的结局,文化领域将赢得一次解放。现在来谈论这一切或许为时过早,但“三个一切”的提出已表明当政者承认文化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承认现行文化体制的弊端,承认存在着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

从“三个一切”出发,种种旧的、落伍的文化必将被无情地淘汰,什么样的旧框框都挡不住时代前进的脚步。老实说,“三个一切”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尺度,莫使“一切”空对月,能否在这一尺度下迎来第二次有活力、有生气的新文化运动,重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旧梦,现在就要看中国文化界、知识界的选择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