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希望修订国安条例草案

标签:

【大纪元7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特稿)在“七一”五十万人上街游行反对政府就基本法二十三条进行立法后,目前整个社会都注视着政府的动向。而民间对政府如何处理立法争议则仍然意见分歧。

综合而言,包括民主党、前线等民主派依然坚持搁置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的二读和三读;民主建港联盟和自由党则倾向如期立法,但不反对政府做出某些修订。这两天也有不少人提出接近民建联和自由党的想法。

信报董事曹志明四日公开表示,如果国安草案原封不动地于九日获得立法会二读通过,董事局在咨询法律意见后,可能会考虑卖盘或结束经营。但他同时强调,如果国安草案加入公众利益作为抗辩理由,以及只容许警方在取得法庭搜查令后方能入屋搜查,他将会继续办报。

曹志明的谈话,完全反映出部分新闻界人士的立场。事实上,在这次争议中,参与游行的香港记者协会也认同立法是政府应尽的宪制义务。他们只是忧虑今后因报导涉及国家安全问题而被起诉,因此要求更大保障,办法之一就是政府在国安草案中加入以公众利益抗辩理由,给予新闻自由更大程序保障。

除了曹志明外,前行政会议成员、现任教育统筹会主席王(廾易)鸣和美国商会主席詹康信也提出,政府可以如期立法,此举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但政府应把具争议性的条款从草案中抽出,再予以详细讨论后,才作补充立法。

香港区人大代表刘佩琼也表示,针对二十三条所引起的争议,特区政府应该作出让步,修改条例,使大众接受。但她不同意搁置立法,相信这样做只会增加公众的疑虑。

本地一些报章和学者专家三日也提出了类似意见─政府可以如期立法、但修订部分条文或搁置某些条款。这种声音似乎引起了社会很大共鸣,主要是它在保障人权和保证立法不受外来干预之间取得了平衡。

不过,特别行政区政府最终采用上述那种方式,抑或还有其他选择,恐怕要等待董建华的宣布。

目前各方都注视着政府的决定,整个社会气氛凝重,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一些券商忧心忡忡的指出,这场政治风波影响了投资者的心情,令他们对市场却步。

北京高层也似乎相当重视这次事件,已邀请本地知名人士、东亚银行老板李国宝于五日前往北京商讨事件,听取其意见。在此之前,行政会议成员兼自由党主席田北俊已于四日前往北京,外界相信他与北京高层会深入商讨,甚至代表董建华提出某些看法。

虽然董建华至今并未公布采取何种方案,但已罕有地先后召开两次行政会议,显示出当局认真检讨“七一”游行的冲击和市民的期待。国安草案预订九日提交立法会二读和三读,届时是否有变,一切有待董建华“发落”。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