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朝野攻防大法官同意权引爆政治效应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30日讯】﹝中央社记者王家俊台北三十日电﹞ 立法院即将开议并行使大法官同意权,这是行宪五十六年来,首度依照宪法增修条文,规范新任大法官的人数、任期、同意权行使等方式,开展宪政史上的新页。惟因总统大选将至,朝野攻防大法官同意权,宪法专业设计也意外引爆政治效应。

宪法增修条文第五条规定,司法院设大法官十五人,其中一人为院长、一人为副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之,自民国九十二年起实施;条文规范,大法官任期八年,并为院长、副院长者不受任期保障,九十二年提名之大法官,其中八位(含院长、副院长)任期四年,其余大法官任期八年。

当时参与修宪的民进党籍立委邱太三(台中县)解释,民国八十九年第三届国代修宪,明定今年提名大法官,其中八名任期四年,其余七名任期八年,并首度将司法院长、副院长纳入大法官资格,往后,即可兼顾每届总统的提名权,也不必十五人一次上下,可以一半一半轮替,养成“新旧传承”的历史。

今年以前,国内大法官依照司法院组织法的内规,十五至十七名大法官“九年一换”,除非死亡、辞职才得补提名,且司法院长、副院长不具大法官身份,政治领袖动辄以“政治任命”,在法界人士催生下,本届大法官提名别具历史意义,也凸显政府司法改革的决心。

不过,总统大选的政治效应,让今年的大法官宪政意义反被淡忘。在立法院上会期末,陈水扁总统拟定大法官提名人选后,即因国民党、亲民党立法院党团,主张延后审查大法官,揭开朝野攻防序幕。

在此一过程中,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原拟透过争取过半立委连署方式,建议总统咨请立法院召开临时会,但陈总统声明放弃,并吁朝野党团在大法官任期届满前,摒弃政党之私,公正超然完成同意权的行使,期间还衍生与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尴尬,状况频传。

在国亲两党坚持力推,并结合部分无党籍立委的票数优势下,经过四次表决,终于敲定立法院大法官审查部分,待下会期九月五日开议后,在九月十六日完成对全体大法官被提名人行使同意权。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执行干事长陈景峻表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主导延审大法官,意在担任国亲共主,媒体传出的“连宋密约”,让人合理怀疑宋楚瑜欲掌控大法官,创造宪政运作空间,朝副总统可以兼任阁揆的方向操作。

国亲联盟则一再澄清,没有对任何大法官被提名人有成见,也从未施加压力,更不排除让所有人过关,但需要详细审查被提名人是否适任,只要是好的人选,一定全力支持过关。

立法院九月初即将开议,进行大法官被提名人资格审查及行使同意权。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李嘉进一度点名,司法院副院长城仲模名列“观察名单”,要通过审查“恐怕危险”,另外至少有两人,大法官消极资格有问题,但近日党团态度转趋低调,指将完成法定审查程序再议。

在个别人选方面,亲民党团副总召集人邱毅则认为,林子仪与许玉秀的教授资格未满十年,不少党团成员都认为有待商榷,但亲民党对城仲模意见不多。

与民进党处于竞合关系的台联党团则说,大法官被提名人资格审查已由党部进行资料搜集汇整中,党团不会预设立场,将在行使同意权投票前作最后决定,但不排除有刷掉部分人选的可能。

今年大法官被提名人日前在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带领下拜会国亲党团,再度引爆政治争议。国民党团质疑,大法官被提名人,拒绝回答健保、两岸等宪政议题;民进党团则批评,国、亲应该进行实质审查,不要“私设刑堂”。朝野党团从上会期就大法官审查攻防至今,在总统大选选情发酵的前提下,即将展开的大法官审查过程,是否仍受政治角力影响,值得后续观察。(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