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斯研究:摄氏10至20度天气最危险?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9月12日讯】最近﹐“二○○三防治萨斯(广州)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对萨斯研究有很多新的发现。

摄氏10至20度天气最危险?

羊城晚报9月11日报导,将各地萨斯暴发前十天的气温(室温)进行平均,得到平均值摄氏15.1度,提示萨斯病毒有可能在冬季卷土重来!

市十二医院周智翔高级工程师及江朝强院长等,从2月起就对全球九个城市的萨斯暴发前后大气参数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萨斯暴发前后一般都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而萨斯暴发时,气压低、风力弱以及室内通风不良,更使病毒容易传播;此外,萨斯暴发前后,云量增加使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减少,大气悬浮物增多,也为病毒的黏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专家建议:既然大气环境变化与萨斯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为预防萨斯,在采取积极诊疗对策的同时,卫生防疫和气象部门还应对大气环境变化和“高危”天气向公众作出预警。

花草树木阻隔萨斯?

广州医学院天河学院的刘东俊医师则研究认为,萨斯有“城市分布性”(几乎不在广大农村蔓延),并且有喜好湿度小的特性。他调查多例患者发现,这些患者均有少饮水习惯,或出于职业影响不能及时保持皮肤粘膜水分,而广大农村的山水树木保持大气湿度,可有效阻止冠状病毒对人体支气管的亲合力,尤其是树木的挥发油在城市中较少,而农村树木花草散发的挥发油如桉油、樟叶油气等,可使人体气管粘膜获得天然的保护膜,抗冠状病毒的能力加强。

刘东俊建议,多到树木山水多的农村乡野,保持室内湿度,并保证大量的水分补给,有助预防萨斯。

爱滋病药物也可抗非?

为什么几十例爱滋病患者(含病毒感染者)与萨斯病人“相邻”而无一中招?有专家在提交给研讨会的论文中建议:可否试用对爱滋患者有效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付萨斯?市八医院蔡卫平主任医师调查发现,某医院与萨斯病人同住一个隔离病区的28例爱滋病患者,住院最短2天,最长的整个萨斯期间均住在医院,但奇怪的是,没有一人受到感染!蔡卫平认为,这可能与受感染者免疫状况或病毒间的互相干扰有关,结果支持萨斯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反应过度造成损伤有关这一理论。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小平主任医师也发现,萨斯流行期间,某医院感染科共有19例免疫力低下的爱滋病患者与95例萨斯病人同住一层楼长达一周至一个月,他们共用走廊,但无一感染萨斯。经调查发现,大部分爱滋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这些现象初步显示,对爱滋病有特殊疗效的这一疗法,对萨斯也可能有治疗或预防作用。

陈小平建议,可以考虑试用现有的抗爱滋病毒药物特别是上述这一疗法来对付萨斯,关键是“联合用药”,因为针对爱滋病毒设计的药物(单药),或许对萨斯冠状病毒只有微弱的作用,而“联合用药”可能有协同加强的效能。

萨斯“前体”早就存在?

萨斯冠状病毒在2002年11月首例在萨斯出现之前是否已存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免疫科副科长吴新伟认为“很可能”﹕“很可能以前就存在萨斯病毒的‘前体’,只不过由于毒力和传染性不强而被我们忽视了”。

吴新传说,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萨斯病毒存在于动物宿主,通过变异后感染人类。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萨斯病毒究竟是在何时出现现在的生物学特性的?他援引爱滋病的情况为例:科学家1983年证明爱滋病是由HIV引起,但早在1959年采自非洲的一份血清中就已存在HIV颗粒。市疾控中心调查了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广州三间医院的近五万名住院病人,也发现竟有865名的症状符合现在的萨斯诊断标准!这一情况提示:萨斯病毒的“前体”很可能早就存在了。

吴新伟介绍,他们检测了2000至2002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萨斯抗体的存在状况,发现在萨斯暴发之前,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就已存在可与萨斯冠状病毒发生免疫学反应的抗体,其阳性率为1.18至4.94%,高于该中心检测的今年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1%)。吴新伟认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不仅有助于萨斯病毒的溯源,而且有助于寻找“无害型”的萨斯病毒“前体”,为疫苗研究提供借鉴。(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星爆SARS新病例 我拉警戒线
景气反弹 今年税收短征将低于1000亿
日本经济是否已走出泥潭﹖
新加坡卫生部将SARS患者体液样本送美化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