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口腔癌、子宫体癌 五年增近三成

标签:

【大纪元11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台湾口腔癌与子宫体癌已分别成为男女癌症的新杀手!

卫生署的“九十年癌症登记报告”发现,这两种癌症五年来的新增率都超过二成七。子宫颈侵袭癌则下降二十一点三%,显示子宫颈抹片检查,发挥了成效。

卫生署报告显示,八十六年到九十年间,癌症增加幅度超过十五%以上者,男性为口腔癌(二十九点四% )、食道癌(二十七点一% )、皮肤癌(二十二% )、摄护腺癌(二十点八% )、结肠直肠癌(十六点三% )、肝癌(十五点一% );女性为子宫体癌(二十六点九% )、乳癌(二十四% )、甲状腺癌(二十三% )、肝癌(二十一点二% )、皮肤癌(十七% )。

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副局长赵坤郁解释,从癌症地图变化来看,过去只发生在中南部的口腔癌,有逐步向北部与都会地区蔓延的趋势,五年内新增近三成,是所有癌症的第一位。

他说,口腔癌主要跟抽烟、喝酒及嚼食槟榔有关,如果又抽烟、又喝酒、又吃槟榔,罹癌风险是一般人的一百二十三倍。

至于女性子宫体癌增加,赵坤郁解释,主要是妇女的荷尔蒙分泌的变化有关,由于目前仍无有效的筛检方式,他建议女性应透过定期内诊来预防,一旦有月经不规则情形发生时,要立即寻求专业医师治疗。

而呈现下降的癌症,除子宫颈侵袭癌外,还有女性胃癌的十三点六二%,及男性鼻咽癌的六点五六%。

健康局也推估,未来肝癌发生率会下降,是因二十年前政府开始实施新生儿接种B肝疫苗的政策。

健康局认为,从各国的经验发现,只要生活改善,胃癌与鼻咽癌患者就会减少,但随着生活日渐西化,民众吃得太好,反倒使得直肠结肠癌增加,建议民众还是以摄取高纤低脂的食物为主,才能降低罹癌风险。

抗癌 高康华三兄妹断肠求生

记者洪素卿╱专访

遗传性大肠多发性息肉症患者高康华,一家两代有两人死于肠癌,还有三人为了逃离肠癌魔手,接受手术,截除整段大肠与直肠。对外称是“断肠人”的他,不但继续打拼事业,还挺身而出成立“大肠多发性息肉病友会”,服务同病相怜的病友。

高康华是在二十四岁那年,母亲因为大肠癌过世。几年后,他的大妹在生产后出血不止,经过医师彻底检查发现,大妹也罹患大肠癌。

医师并且告知高康华一家,这种注定会转变成癌症的多发性息肉其实有家族遗传情形,建议家人一并接受检查。没想到,一检查居然真的发现五个兄弟姊妹中,只有大姐幸运逃过一劫,其余四人无一幸免,大肠里头都是息肉。

“你知道吗,在接受手术前,我的肠子里密密麻麻的息肉超过一千颗,而每一颗息肉转变成癌症的概率约是千分之一……。”

高康华表示,这个消息对当时不到三十五岁的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再加上先前母亲与妹妹相继过世,全家笼罩在哀痛绝望的气氛中,“真不知道生命还有没有明天﹗”不愿意轻易向病魔屈服的他,在医师的建议下,与弟弟携手到医院接受大肠切除手术。兄弟选择同一天开刀,两人互相打气。

另一个妹妹却因为没有及早切除大肠,不但肠子里的息肉癌变,癌组织也已经扩散到肝与肺。

看到当时没有积极接受治疗的妹妹目前的病况,让高康华相当不舍。也因此,在健康渐入佳境后,发愿帮助其他病友,他要把与病魔奋斗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让大家在最短时间内认清这个疾病,及早治疗,使大肠多发性息肉症不变成夺命绝症。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雷帕霉素是长生不老丹吗?专家这么说
胰脏癌5年生存率只有12%!这些早期征兆需警惕
研究:小心这种口腔细菌与肠癌有关
【健康新视界】“断食”对防治癌症也有作用 但这类人不适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