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局大裁家庭医生导师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2月21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医院管理局因资源问题裁减20多名主力负责指导医科生成为家庭医生的导师,令全港导师数目减半。

政府多次强调加强基层家庭医学,是未来医疗政策的大方向,但医院管理局今年却因资源问题,裁减家庭医生的导师,令全港导师数目,由40多人减至不足20人。有医学界人士恐怕当局会以“导师不足”为借口,再度缩减受训名额,日后再难保证投入私人市场的新医生的专业水平。

最近被裁减的导师,包括现任医学会会长蔡坚,他透露今年初起,医管局方面逐步削减导师数目,他及另一名导师关家美两星期前收到通知不获续约,令现时全港的家庭医学兼职导师只剩下7至8人。另有消息指剩下的导师亦被“减钟”,即被要求减少指导时间。

香港家庭医学学院会董李国栋提及,当局在“哈佛报告”(详见另稿)后表明,会训练大部分医学生成为家庭医生,但由于医管局内欠缺具家庭医学经验的医生,局方前年便透过学院在私人市场,以时薪700多元,聘请约30名资深家庭医生担任兼职导师,当中不乏重量级人马,包括蔡坚、该学院现任及前任会长钟子能和傅鉴苏,再加上医管局内7名具资格的高级人员,约有40名导师。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长周一岳上月在立法会指出,由于本港具相关经验的医生较少,因此“有能力指导学生的导师有限,对训练构成限制”,迄今仍有81名医科毕业生,全无机会受训。医管局接受本报查询有关消息时表示,一些曾接受该批兼职导师训练的局内医生已经“学成”,可以担任导师,故局方不再与部分外聘导师续约,指这是“自然更替”。

不过,李国栋却指该批“学成”导师全数只有4人,加上避过被裁命运的7至8名兼职导师,再配合局内原有具资格的7名医生,现时全港只有不足20名导师,仅是以前的一半。李国栋指,曾有医管局中人透露,“削减导师是基于资源紧绌,希望由局内医生取代”。

他担心没有机会接受培训的医生的专业水平,“那岂不是倒退至数十年前没培训制度的年代吗﹖现时世界上没有国家会接受刚毕业、未接受任何训练的医生独立执业”。

蔡坚指出,导师除传授专业知识,也会教导私人执业之道,包括照顾社区病人、经营和保险事宜,相信非在局内工作的医生可取代。导师与受训的医生的关系有如师徒,受训医生看症时,导师亦会在旁观察,就跟病人沟通和断症等作出提点,训练多为4年。他担心,局内导师缺乏私人执业经验,难以理解往私家诊所求诊病人的期望,无法针对这些未来会投身私人市场的医生所需,他与香港家庭医学学院同样要求当局“外判”课程。

立法会医学界郭家麒担心,当局会借口“导师不足”,减少家庭医学专科训练名额,令医学生前路更迷茫。他说,“政府有责任确保新医生得到认可训练,协助考获专科资格,从而提升家庭医学的水平”。前线医生联盟副主席刘丽珊则说,有关做法恐令更多医科生无法受训,专业资格不被认可。

相关新闻
贴身医师谈方良  可爱又可怜的病人
安南对缅甸反对派领袖翁山苏姬的情况表关切
《新编辑部的故事》明年投拍 罗瑞卿女儿任编剧
中共的宣传与控制手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