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台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短期难实现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二日电)政府全力推动金融改革,迈向“区域金融中心”,中华经济研究院财经策略中心主任杨雅惠表示,由于跨境投资自由度、资本市场资讯透明性及对中国投资限制等问题,台湾金融业不易面对国际竞争,短期内恐难实现“区域金融中心”目标。

中经院今天上午举办“迈向2005金融新纪元”研讨会,会议由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副主委叶明峰主持,金融监督委员会银行局局长曾国烈、新加坡星展银行台湾区总经理李天成、及中经院财经策略中心主任杨雅惠参与讨论。

其中杨雅惠表示,金融中心型态分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例如纽约、伦敦及法兰克福;区域性金融中心,例如新加坡、香港;避税天堂型金融中心,例如开曼群岛。

何种经济体能成立区域金融中心?她认为成立条件大致包括一:强大的经济与金融实力;二、资金及人员必须能够自由进出国境;三、国际金融机构从事境外金融业务税赋应不高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四、必须具有足够而品质优良、收费合理的电讯设备,以及交通便捷、且租金合理的营业场所;五、必须有充足、且具备专业金融知识与娴熟外语等素质优良人才等。

观察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前景,杨雅惠认为,台湾应有的定位为:加速促进金融体系健全化与国际化、强调台湾比较利益,结合制造业优势、借重台商网路,作为多国籍企业根植台湾的第一步。

她分析,台湾金融体系优势在于金融机构家数成长快速、金融交易规模快速增加、创投业很活跃、物价稳定、外汇存底丰沛、社会超额储蓄。

至于劣势则包括有资本市场交易形象不佳,特别是“内线交易”部分、据洛桑管理学院2004年资料,台湾股市交易资讯信赖度为全球第34名,远低于新加坡的第3名、日本的14名及香港的第22名。

其次,她认为,台湾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应再提高,例如跨境投资自由度,尤其是两岸金融交流若有所障碍,国际间经贸活动若以中国市场为重点时,可能不会优先选择台湾金融体系。

她认为,台湾要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但“迈向区域金融中心”可以立即启动。

杨雅惠指出,台湾由于掌握国际化台商筹资与周转资金市场、因应新式巴塞尔协定速度较中国快、再加上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渐趋式微,而中国上海北京尚未崛起成熟前,宜掌握机会改善金流环境,维持相对优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