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胜地——嵩山少林

人气 1
标签:

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派武术的传流地,谈起武术,古代少林寺功夫,天下闻名。少林拳法,刚柔沉实,吞吐抑扬,强劲雄武,气势磅礡。这座名寺,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接待印度高僧跋陀而修建的,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少林寺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县中岳嵩山的腹地,古寺北依五乳峰,南望少室山,群峰环绕,松柏迭翠。寺前,迸珠溅玉的山泉汇成一条清泉缓缓东流。“五里溪声十里山,数许梵刹万松间”。少林寺真是一个人间佳境。
  
“武以寺名,寺因武显”。少林寺之所以名传古今,是因为它发展了少林武术的缘故。据清《少林寺志》所载,禅宗初祖达摩,本无心于钻研拳术,只因为长期盘膝静坐,肢体麻困,不得不经常起身活动四肢,舒展筋骨。据说达摩将鸟兽虫鱼的飞腾、跳跃、游弋、滑翔等多种姿势糅合进来,逐渐形成一套健身养性的少林拳的雏形。经过历代僧人不断仿效、补充,又吸收民间武术的精华,便形成了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少林拳术。
  
一进入少林寺,那宏伟的古建筑群、历代的名家书法碑刻和各种不同姿势的佛像,令人目不暇接。走进了千佛殿,殿中气势磅礡的300多平方米的巨型彩绘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以水、风、云、山林为背景,清晰有致而又浑然一体,色调朱、黑,十分和谐。画中人物,描写得细腻传神,栩栩如生。这样大面积的壁画,在中国是首屈一指,如今已经是稀世珍宝了。殿中地面上有许多陷坑,俗称脚窝,是当时寺僧练习震脚时留下的。
  
在白衣殿,供奉的是白衣大士的铜像,殿内的壁画也是别具一格。后殿北端两组画的内容一幅是古洛阳城外,十三个和尚保卫着唐王李世民正骑着马东逃,后面一队兵从城中追出;另一幅画的是十三个和尚生擒郑将王仁则的故事。后壁南端壁画是“少林和尚紧那罗御红巾”的片段。北壁和南壁绘制着“少林拳谱”,拳谱中绘制了许多徒手和持械的练武僧人。
  
自十三棍僧救唐王后,少林和尚曾多次出征立功。元朝福裕和尚因功封为晋国公;明朝小山和尚三次征边,皇室为他在少林寺前建立旗杆和石狮;明代少林武僧抗击日本倭寇保卫中国东南沿海。
  
“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稀有”,少林拳法为世人所称赞,虽然没有专门的著述及拳法的内容,但是从一些杂记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痕迹的。少林拳法内容朴实、拳路广泛、流传民间的很多,如:大红拳、小红拳、罗汉拳、梅花拳、七星拳、长拳、金刚拳、罗汉十八手、八步连环等等。
 
少林和尚在器械操练方面,也是称雄于世。许多为少林寺立功的僧人,都是使用的棍法。少林寺内,“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现在在《罗汉练武图》中仍然绘着双刀对枪、三节棍对枪……,以及徒手对打等攻守格拒、龙腾虎跃的景象。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武夷虎啸岩 “极目皆图画”
文化旅游:武夷“三仰峰”
敦煌西千佛洞壁画艺术
青海藏地的神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