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宏观调控但经济问题难解

标签:

【大纪元12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任纹仪特稿)中国大陆明年将继续经济宏观调控措施,期望抑制投资过热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中国实施宏观调控以来至今尚未“软着陆”,能源紧张及电力不足短期内恐难改善,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在,且明年服务业将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备受关注,台商面对中国经济变化应及早做好准备。

今年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二零零五年中国经济方针与政策走向,会议决定明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还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

中国从二零零三年下半年起实施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为解决经济过热所引发的问题,经济过热主要表现在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过度投资及重复投资上,经济过热的根源来自于地方政府为政绩而盲目投资,但低水准的重复建设导致资源耗损严重,经济成长难以为继。

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措施是严格耕地审批制度及金融紧缩政策。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年初强调,宏观调控“不搞一刀切”,而且要“适时、适度、有效”。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解释为“松紧适度的、松紧结合的一次组合式的宏观调控”。经由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作,透过控制信贷规模及清理全国开发区,中国过热经济终于逐步降温。

但是,中国经济至今尚未“软着陆”,经济调控后有可能由热转冷,也可能出现快速的反弹回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汪海波指出,未来经济走势有三种可能:一是在一两年内实现经济“软着陆”,使经济增速回到百分之七至百分之九的合理增长区间,这种情况可能性最大;二是经济增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后,又出现反弹,使得“软着陆”夭折,这种情况最需注意防止;三是如果出现调整力度过大,将导致市场疲软和通货紧缩,这种可能性也需要注意。

中国大陆今年电力奇缺,据统计,夏季高峰时全中国电力缺口达三千五百万千瓦,拉闸限电省市扩大到二十四个。

中国电力供求紧张的原因在于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制造、建筑、采矿等第二产业中耗能产业快速增长,电力供给数量赶不上需求数量。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极高,容易受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影响,却缺乏因应高油价的防范措施。

面对能源紧缩的威胁,中国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能产业发展,鼓励各地发展电源项目,大兴电厂,调整电力价格,增加电力分配效率以及寻找替代能源等。但未来电力短缺情况,短期内恐难以解决,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将因电价上涨导致经营成本增加,经营风险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于十月二十九日起升息百分之零点二七,这是一九九五年以来首次升息,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后,似乎意味着人民币在一定时期内不太可能升值。

中国采取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做法,引起美国不满,近年来美国国会和制造业者纷纷指责中国人为操纵人民币汇率进行不公平贸易,造成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增加及美国失业人口居高不下。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教授李志宁分析,中国对人民币升值问题并无急迫性,况且人民币并非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唯一因素。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升值问题不全然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人民币紧盯美国对引进外资有极大帮助,因此短期内中国不太可能让人民币升值。

不过,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童振源认为,基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热钱将持续涌入中国,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直到人民币充分升值为止,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力量。

中国总理温家宝宣称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允许人民币升值,而是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银行体系状况,大陆不少学者也反对人民币升值,认为升值弊多于利,对中国和全球都不利。因此,随着大批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以及国际压力等力量的拉扯,明年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尚不明朗。

从明年一月一日起中国进入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主要产业将全面开放,包括服务贸易的通讯服务、建筑工程、金融服务以及旅游等领域对外资开放,货物贸易领域合资企业将获得外贸经营权,非中国国营贸易公司将在原油、成品油进口中获得更大比例等。

北京的经济专家表示,这代表中国将加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但农业、金融、保险、分销以及汽车可能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应制定与完善因应策略,趋利避害。而中国市场开放对台商而言商机无穷,但与外资的竞争也更激烈,必须及早因应。

此外,自一九九五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已提出将近两千五百件反倾销案件,其中中国涉及三百五十件之多,连续九年排名全球反倾销被诉国榜首,影响中国产业及外贸发展。台商赴中国投资恐难免受到影响,相关厂商应多了解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规范,避免受波及。

综观中国经济走势,明年中国对内仍将执行宏观调控的适度紧缩措施,避免经济过热,对外提高开放水准,增强国际竞争力,不过关键还在于中国能否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失业、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才能跨越入世过渡期,因应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挑战。

相关新闻
中国货币信贷结构性矛盾仍突出
北京学者指人民币明年四月升值机会大
中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数据大有差异
胡称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