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杨银波﹕今天且要暂别 他朝也定能聚首

——致诸位同道﹑并致杨银波本人的一封信

杨银波

标签:

【大纪元12月27日讯】师涛﹑余杰﹑刘晓波﹑张祖桦﹑顾则徐﹑叶国柱﹑李柏光﹑陈敏(笑蜀)﹑杨天水等友﹕

2004年岁末﹐诸位同道接连受到当局责难﹐兄弟我看在眼里感同身受﹐确实不是一般滋味。以我的接触和认识﹐你们凭借各自专长向世人展示知识分子的道义和智慧﹐秉承良知﹐关怀中国﹐于时局而言大有意义﹐于自身而言升华人格﹐既是时势所亟须﹐亦是时势所造就。兄弟我每每阅读诸位的文字﹐倾听诸位的讲话﹐内心深处对诸位唯有钦佩与鼓励。

我深信﹐处于一个变革的大时代﹐无论针对知识分子的高压政策如何退步﹐都将难以阻挡你们这股进步的力量﹐更无法消解你们已经树立起来的尊严和影响力。我的此种信念﹐亲身体验越久﹐越是看到我中华之崛起大有希望﹐所有暂时的受难记录都将只能唤起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专制的痛恨与绝缘﹐并趋于民主化﹑自由化的努力。毕竟朗朗乾坤﹐乃是全体中国人的民族期望。

我们这个社会﹐总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大多数尚未真正体验过世界潮流的国人而言﹐更是深感世道艰难。那些触目惊心的黑暗﹐实在是连我辈都无法用文字表达透彻的。时至今日﹐甚至连第一流的知识分子都搞不透民众内心深处究竟在想些什么。以最有力的文字发出时代强声﹐却仍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嘴巴已经叫嚷得干燥﹐嗓音已经呼唤得沙哑﹐只剩下泪和血。最发达的想象力永远也难以企及现实中的苦难﹐燃烧起来的梦想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这个复杂﹑多变的中国﹐因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多少国人理想被埋没地狱﹐责任感﹑使命感强烈的青年也因此长时坠落于痛苦的深渊。如今你们因各种在我看来很是荒唐的理由而受难﹐兄弟我除了声援﹐还要做一些事﹐比如研究社会转型成本。世界诸国﹐大多已完成多方位转型﹐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均已顺应主流文明﹐并渐趋完善。研究诸国转型历史﹐由专制而民主﹐是否成功的关键乃在朝野关系﹐中国亦然。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当局虽是多年之当局﹐但其理论体系却是如此混乱不堪﹐既难得民心之广泛支持﹐又难得实际运作之成果。遇上一些境内外深具影响力的指责和批评﹐便以迫害的姿态面向这个国家最有正义感的一批知识分子﹐既试探社会反应﹐又禁锢舆论意识﹐如此短视的倒行逆施﹐所维护的国家利益与社会秩序并非全民所愿﹐可谓特权一族的专制手段。所谓转型﹐若长期被特权利益所主导﹐则于大众而言伤害最大﹐既无道﹐更乏智。

与其说我们争取民主与自由﹐更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是反特权。14亿公民所求﹐高度概括地说﹕一是争民权﹐二是求公正﹔两者都直接冲突于特权。这个过程不需我讲﹐都应是朝野双方共同的努力﹐其基点之立唯在人民。当局何必置人民之长远前途于不顾﹐对先锋知识分子下此毒手﹖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这些同道﹐无论道义﹑品格﹑能力﹐均在“坚不可拔﹐牢不松脱”之列﹐于国家计﹐则责难之益究竟何在呢﹖

况且诸位都是浮出水面的鲜见之人才﹐深受民众喜爱和关注﹐无论声名﹑影响﹐早已广为人知并继续扩散﹐责难一人已几乎等同于责难民众。当局如此逞其勇武﹐激怒民众﹐必将重创自身。民众代言者的基础非但难以撤除﹐当局的基础倒是容易松动﹐此举亦可谓乏智。别以为这是一场场普通的责难﹐更别以为这仅仅是某些地方当局的小小刑事手段﹐在我看来﹐事件之起因﹑发展﹑结果都必能铭刻于历史。

声援诸位同道﹐关乎时代进退﹐亦关乎深刻友谊。我辈多年来着文演说﹐朋友之情必是有始有终﹐不是小圈子的势利﹐更非腐朽文人的精明﹐而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的患难重道之谊。世道沧桑﹐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我辈甘愿以终生奋斗俯首为牛﹐深扎民间之根﹐道尽时代进程中的酸甜苦辣﹐以之为历史的见证。我们当然也知道多易必多难﹐因此总是苛求言语发自肺腑﹐不出苟且帮闲之言﹐全凭一颗丹心﹐赤诚于始终。

我是重情重义的人﹐朋友有难﹐一时看全国气氛﹐自然也有捉襟见肘之时﹐但既然已成朋友﹐无论如何都必须倾力呐喊。为朋友们考虑﹐我曾以“不需见面﹐心中也知晓”为名﹐婉拒了百余位朋友的来访﹔但仍有一些朋友不顾两地之遥﹐驰骋万里山水﹐光临寒舍﹐向我道尽对国家的关切之情﹐其堂堂正气感动天地。别离之时﹐我们双双两握手﹔别离之后﹐我们的友谊之光也必将照耀一生。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此情此谊﹐堪称无价矣。

试问人间何种情谊能与天地长存﹖答曰﹕譬如同道之谊。此刻虽是非常之时﹐但此种情谊终将融化同道孤寒﹐必能长存你我心间。杨银波的海内外万千同道们﹐请你们铭记——我们的暂别之日只在今天﹐而聚首之日定在他朝﹗

(大纪元首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杨银波:杨春光之妻蔡东梅访谈录及其它
【专栏】杨银波:酒后杀人
杨银波:关注农民工的大陆非政府力量
杨银波:19岁民工孙家利工伤调查记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