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共”新闻背后

“六七暴动”二三事

人气 24

【大纪元3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综合报导/提到香港“土共”分子,最早可以追溯到六七年的“六七暴动”,左派叫做“反英抗暴”。六七年五月,新蒲岗人造花厂的劳资纠纷,演变成警民冲突,左派群众万人上街,甚至涌到港督府示威,罢工罢市,以真假“菠萝”(炸弹)袭击警方,前后达数月之久。

当年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主持人林彬,因在节目中抨击中共在香港的暴行,并谴责暴力,批评搞“武斗”的左倾分子“污糟腊塌”(广东话,肮脏卑劣之意),惹来杀身之祸。他与弟弟驾驶一辆开蓬车回家吃饭途中,被人泼汽油烧车引爆,活活烧死。翌日,几份左报《大公报》、《文汇报》、《商报》、《晶报》等幸灾乐祸,说林彬“民愤极大”,被“人民”所唾弃,因此自找灭亡,并说这是“人心大快事”。


当时,左派成立“反英抗暴斗争委员会”,领导这场因“抗暴”而被称为“暴动”的斗争,由杨光担任委员。这位杨光便是在七十年代初,焚毁特首董建华家族的豪华油轮“海上学府”的始作俑者。

事缘,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经营的“东方航运”奉国府为正朔,悬挂“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旗”,并以“中华民国”的国花──梅花,作为公司标志,中共认为这是不可饶恕的“反动”及“反革命”罪行,于是命令香港“土共”烧掉董的“海上学府”。

讽刺的是,董建华任特首后,竟颁发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给这位前工联会会长杨光,表扬他对香港的“贡献”。@(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记协谴责北京妨碍新闻采访自由
两会期间 香港苹果日报三记者被北京驱逐出境
美智囊评论:北京要向香港学习什么
曾庆红另起炉灶 中联办被打耳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