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2004年两会议政 上海帮与弱势群体

杨银波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讯】按:2004年2月21日~3月8日,我途经湖南15地(怀化、溆浦、新化、金竹山、涟源、娄底、湘乡、湘潭、株洲、衡山、衡阳、耒阳、马田墟、郴州、宜章)、贵州11地(松坎、桐梓、遵义、息烽、白云、贵阳、贵定、福泉、凯里、镇远、玉屏)、重庆8地(朱沱、松既、朱杨、江津、渝中、江北、綦江、赶水),对其进行粗略调查和采访,记录了120多页资料。3月9日23时~3月10日1时,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不同的声音》节目记者成功两个小时的专访,今回忆所谈内容之一部分,记录如下,权当两会民间议政之一。

一、上海帮

上海帮是一个政治问题,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核心是权力,社会问题的核心是公正,当权力破坏公正时,社会问题就成为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也成为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今天是既谈政治,又谈社会。弱势群体过去、现在和将来所争取的无非只是两个目标:第一个是公民权,也就是民权;第二个是社会公正。那麽弱势群体与上海帮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权与特权之间的抗争、斗争、竞争以及交流和合作。民权与特权之间的这个关系,就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讲的“新民权运动”、“公民维权运动”,这是公民社会在建立之初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我谈这两者的关系,不希望把弱势群体与上海帮之间完全对立起来。中国古代讲“对立统一转化”,我们在谈很多问题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地考虑。要么对立,就是你镇压我,然后我反抗你,今天你当皇帝,明天我来当皇帝,大王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你说你狠,我比你还狠;要么呢,就是统一,就是我的观点、思想、行动、意识形态、地方政策与你不一样,但是你必须听我的,必须无条件接受、服从、信仰、崇拜我的整个体系,搞大一统;看见没有?你转化我,我转化你,你给我洗脑,我给你灌水,官方忙于保住权力,稳定压倒一切,民间急于得到权力,希望改朝换代。两千多年的历史很清楚,封建王朝、共产王朝就是这样回圈起来的。不管是保住权力还是得到权力,这个权力成为中国人最崇拜和最憎恨的东西,权力一本万利,权力又杀人不见血。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权力的产生本身就有问题。

那麽公民社会对权力的要求就不一样了。权力是不允许被垄断的,不允许被一个政治集团、一个政党、甚至一个政治寡头垄断,上海帮就是垄断权力,江泽民、曾庆红、贾庆林、黄菊、陈至立、贺国强、徐才厚、华建敏等等,把军事、公安、国安、司法、外交、对台关系等等统统垄断了;另外,权力是不允许被秘密安排的,公民社会反对秘室政治,政治家要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筛选,它得形成市场,要有法则,而且权力监督体系和权力制约体系不能限于一个小区域、小党派、小组织,它要增加透明度,是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我觉得上海帮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就在于中国选拔官员的非民主化,垄断权力,秘室政治,权力产生有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仅仅因为出了一个江泽民,就形成了上海帮?一个政治强势集团的产生,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有责任?我们长期的沉默,长期的忍受,长期的愚昧、麻木、趋炎附势、唯利是图,长期的假民族主义,长期的把领导人、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划等号,看问题就是喜欢讲实力。现在我们的处境是:自由是谨小慎微的自由,民主是集中下的民主,人权是吃饭的人权,法治是权大于法的法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从一出生就知道了弱肉强食、见风使舵。比如我们重庆的刘晓庆,她一个亿万富婆,亿万富婆很了不起吗?中国那麽多亿万富翁、亿万富婆,有几个不偷税漏税?但为什么就是要抓她?就是因为她是一个政协委员,她牢骚发多了,共产党搞政治斗争是第一流的,它保权,枪打出头鸟,结果关你几个月,你一出来,什么就认了,什么都明白了。

不光是上海帮,就是我所接触的许多共产党员都明白,在共产党的眼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敌人,一种是敌人的敌人,敌人的敌人不是朋友,而是工具,我用你这个工具来打垮我的敌人,然后我胜利,敌人失败,敌人的敌人得一点利。比如说李敖,他反抗国民党暴政,我很佩服,好,国民党的敌人李敖就成了共产党的工具。共产党利用一个李敖,来打压分化国民党前当局和台湾知识精英界,这个方法现在又用到了台湾公投的时机。至于一些个案,同样如此,陈希同案、吕加平案,都是这种政治斗争的产物。说来说去,在中国,避免做工具、做机器、做零件,做人难。公民社会的建立,不是说民间战胜官方就行了,而是最重大的一个任务,我们,要成为公民,真正的公民。要打掉我们身上的奴性,打掉我们身上的皇性,从奴隶和皇帝的身份中抽出来,复归为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二、弱势群体

(一)概念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弱势群体主要是指一批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社会资源短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缺乏相应发展潜能的人群。在我国,目前主要包括残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乡贫困人口、部分老龄人口以及少数临时遭遇灾祸的人员等。中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很大,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人口加总,然后再扣除重叠部分,比如贫困人口中的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那麽目前中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在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

(二)关注

(1)农民。中国进入WTO之后,农副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等农副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十分有限,农民的农业收入大大降低。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粮食的价格下降了30%多。这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来说,近年来实际收入在下降。而且,中国农民现在的收入
实际上已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收成状况几乎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最近几年粮食生产基本是丰收或持平,但是即使是在丰收之年,农民的收入也没有增加,甚至反倒是下降,这就是说,再靠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

(2)城镇新生贫困群体。主要包括城镇新的待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效益欠佳企业的职工,以及部分离退休职工和他们的赡养人口。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和金融、贸易等服务性行业,其实是被迫参与到全球性的竞争中去的,过去是有限市场竞争,现在是无限市场竞争,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与失业下岗相伴随的是,城镇部分居民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失业意味着失去全部的生活来源,加上城市相对较高的生活支出,其结果只能沦为新的贫困群体,其社会地位也将从一个原来比较高的层面急剧下降。为了生存下去,越来越多的失业者,将会被迫卷入各种犯罪和反社会活动。

(3)处于边缘状态的城市农民工。城市农民工是一个具有“城市人”与“农村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他们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从事城市职工不愿干的那些又脏又累的工作,却享受不到或不能完全享受所在单位正式职工和城市居民应有的福利待遇和其他权益,所获报酬也比较低。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缺乏制度化的保障,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他们在努力建设好一个个城市的同时,却不断地受到城市方方面面的排斥,并随时都有被解雇而流浪在街头的危险。到目前为止,这个群体已经达到1.2亿人的规模,事实上已构成了城市社会特有的“二元结构”中的“一元”,成为城市社会特别应当关注并加以保护的一个新生群体。

(三)行动

(1)关心。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

(2)支援。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援。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援;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援;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援;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援。

(3)自助。古语讲,“惟自助者天助之”,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必要的社会支援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外部支援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者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能力。

(4)增权。我们应当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特别是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尤其是保障他们参与与之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他们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如果弱势群体被排斥在社会进程之外,不能参与相关决策的进程,他们的声音就无法表达,更谈不上有效维护他们的权益。

(5)抗争。按照樊起的说法,2004年~2008年,分四个步骤:第一步,修改《教育法》和相关法规,修改《社会保障条例》,落实农民享有同等于城镇人民的医疗和养老福利这一宪法权利;第二步,展开各项违宪审查;第三步,普及《选举法》知识,向全国基层中共党员发出修改中囯共产党章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第四步,展开全国县、区人大选举。

──转自《议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杨银波致《静水流深》作者的一封信
杨银波﹕徐高金访谈录
张伟国:评杨银波《2003年中国民间人权报告》
杨银波:1999~2003:中国民间村级罢免报告(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