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指美渐失科技龙头地位

标签:

【大纪元5月4日讯】〔自由时报俞智敏编译/纽约时报三日报导〕美国联邦政府及民间专家指出,美国在关键性的科技与创造领域上的全球龙头地位正在逐渐丧失中,其他国家在基础科学上的进展经常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凌驾于美国之上,但美国大众对这种潮流及其可能对美国国内就业机会、产业发展、国家安全及美国知识与文化生活活力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却还毫无所觉。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指出,尽管全球各国人才蜂起,可望有助于对抗疾病、发展新能源及解决棘手的环保问题,但相关科技突破的利润也多将由他国取得,其他国家也已理解到科技是经济成长与繁荣的关键,未来美国在招募科学菁英及争取在全球顶尖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等方面,将面临来自外国的强大竞争压力。

 科技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即为发明专利。虽然美国目前仍取得多数专利,不过比率已日渐减少,外国竞争者,尤其是来自亚洲的竞争者动作愈来愈积极,在某些项目上甚至已拔得头筹。美国本土发明者所取得的产业发明专利比率数十年来持续下降,目前约在五十二%左右。日本、台湾及南韩研究人员每年获得美国产业专利比率则已逾四分之一,而且成长速度十分惊人,不但为这些国家赚取大笔利润,更影响到美国产业获利。台湾和新加坡在专利引用数量上也都已经超越美国,中国则是下一波专利发展的大本营。

 其次,美国研究人员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明显下滑。根据美国物理学会所出版的系列顶尖物理期刊“物理评论”最近追踪调查发现,在二十年内,美国所发表的论文篇数已从全球最多持续下降至少数地位,去年全年的论文数量比率只有二十九%,较一九八三年的六十一%少了一半。欧洲早在一九九○年代中就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科学论文来源地区,而美国科学家却还不清楚外国竞争才是本国研究论文未获重要期刊收录的主因。

 美国科技地位大不如前的另一个迹象,则是象征科技卓越成就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锐减。传统上,美国科学界在基础研究方面因获联邦政府钜额经费挹注,经常都是诺贝尔奖的大赢家。不过美国的独霸地位历经一九六○至一九九○年代间的高峰期后,二○○○年后已呈现萎缩态势,目前美国在诺贝尔奖科学奖项所占比率约为五十一%,其余则由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瑞典、瑞士和纽西兰所瓜分。

 分析家指出,欧洲及亚洲国家的科技研究正在急起直追,不过美国却未重视到此一发展。例如在三月间,欧洲科学家宣布在火星大气层中探测到甲烷,显示火星地表下可能有外星微生物存在,当时从巴黎到雪梨各大媒体都以头条新闻报导这项发现,但美国人却完全陶醉在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火星的成就上,浑然不知国外科技发展的进展。分析家认为,美国在科技上的相形失色,是全球生活品质提高后不可避免的结果,也是全球化发展的一部分,美国必须有所调适。


欧洲太空署火星快车(European Space Agency’s (ESA) Mars Express)1月15日拍摄到的火星照片。(ESA/AFP/Getty Images)


欧洲太空署火星快车(European Space Agency’s (ESA) Mars Express)1月14日拍摄到的火星照片。(ESA/AFP/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DVD升级生力军EVD格式获中国支持   
美投资人担心制造业外包冲击失业率
何美玥:建立华人基因库  可增进医药界交流
网路烽火连天  培果天网两病毒大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